郭嘉暗中拧了陆仁一下,同时压低了声音道:“装傻!”
陆仁的这场事被毛玠捅出来,再被曹仁、曹洪这么一带,居然闹出了个群情激愤的结果,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而陆仁屯田的功绩是大家都知道的,难道就没个人帮陆仁求求情?
说实话这也不是陆仁的想法,准确的说是曹操的想法,陆仁不过是在顺着曹操的毛来摸而已。而陆仁是满心以为这种事在几年之内不会有什么人看出来,就算是看出来了,他也就是躲在曹操的后面混完这几年就闪人而已,根本不用怕什么才对。但陆仁还是低诂了这些世家豪族的智商,很多的世家豪族其实已经看到了事态如果发展下去会对家族产生的不利影响。
荀彧适时跟进:“明公,但凡是以权谋利者,得手之后无不中饱私囊,但义浩从来就无有私产,这是许都中人全都知晓之事,足可见其仅仅是无心之失而已。再者义浩屯田三年功绩颇著,今虽有此过失,但功不可没。还望明公能看在义浩的久劳之功上从功发落。”
另一类人就有些灰暗了,因为他们是记恨陆仁,这么说吧,陆仁在许昌这里施行的屯田政事实际上已经触动了许多世家豪族的根本利益。按陆仁当初的推想,是在屯田的时候尽可能的避开与世家豪族之间直接的利益冲突,用厚待屯田民众、发展农业科技的办法,让民众们渐渐摆脱世家豪族的控制这种温和的方法来慢慢的削弱世家豪族们的实力。
对此曹洪先是向曹仁把陆仁逃税的罪证一列,以法纪之名一说,再推说自己因为曾与陆仁结仇不便出面禀报曹操,以曹仁的脾气马上就火冒三丈,拍着胸脯说一定会代曹洪禀报给曹操知道,并设法让曹操不包庇陆仁的罪过。但曹仁稍稍一想,却又觉得自己的情况和曹洪差不了太多,由他出面去向曹操说,诂计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想来想去,曹仁就把这些事转告给了毛玠。
当然曹洪的人可没有想过荀彧与刘晔这里的官仓会有什么错,毕竟荀彧他们也放出了几千斤的铁供民用所需,因此曹洪的人的目光全都盯在陆仁的这边,查来查去就查成了陆仁趁许昌铁货不足的机会,贩运了至少有几千斤的避税私铁到许昌并从中牟取暴利,随后曹洪的人就把这些事告诉给了曹洪。
毛玠正想争辩,曹操却一抬手止住了毛玠,转而向陆仁问道:“陆仁,孤问你,你可知道盐铁之税是不可轻免的?”
而荀氏的名气太大,谁都不敢动,陆仁却是个没什么根基的人,当然要动陆仁来遏制荀氏的进一步发展。现在既然碰上了这样的好机会那还不赶紧一拥而上,先把陆仁扳倒再说?说起来陆仁其实有点可怜,因为他在无意中扮演了一个类似于王安石一般的改革者的角色。
(本来是想取用原先的设定的,但考虑再三之后还是改掉了。无耻求票求收藏求推荐!)
考虑到这一点,曹洪知道只凭自然的话影响力不够,于是就拉上了曹仁。曹仁严明于法纪,比起曹洪更受曹操的器重,能在曹操的面前多说上几句话。依现在的情况,曹洪的人在有心之下查到的事情也只是一个片面,那对陆仁不怎么上心的曹仁又哪里会知道多少?
状告到了毛玠这里,毛玠自然是要经手去查。而毛玠这一查,查到的事情和曹洪的人所查到的差不了多少,就是陆仁确实有逃税和私铁的事。再以毛玠的为人性格,自然就会在正式的场合向曹操提出来。曹仁和曹洪也是希望在这种正式的场合,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陆仁的事给捅出来,使曹操碍着群臣的面子不能包庇陆仁。
这次糜贞贩铁的事,荀彧、刘晔、甄姜他们固然把持得很好,在明面上没什么会被人看出来的漏洞,但毕竟因为数量大,终究还是会留下些蛛丝马迹。曹洪手下的那些家奴既然是有心的在找陆仁的错,用心探查之下自然会查到些什么。
此刻的曹操脸色阴晴不定,转瞬之间已经变换了好几种的颜色,但是目光却只集中在了曹洪的身上而已。曹操那是什么人?很多的事他往往是一眼就能看穿的。至少在此时此刻,曹操就已经查觉到毛玠只不过是被曹洪当了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