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二百一十六回 政尼玛治

第二百一十六回 政尼玛治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只是曹操也好,陆仁等人也罢,本来见事情差不多都搞定了,却谁都没有想到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把陆仁的这场事给捅了出来,偏偏还是在那么多官员的面前令曹操下不了台。盐铁之利是国之重税,难道真的要曹操大手一挥说曾答应过尽免其税就这么一笔带过去?庭下跪着的一大帮子人里可还有曹操亲信呢!这些人只是不明就里而已,曹操是不能让这些人寒心的。

曹洪在知道这些事之后到也没有马上就报知曹操,因为曹洪查觉到现在曹操正在开始对陆仁渐渐的倚重与信任。加上上次自己多少有些理亏在先,自己就这样禀报上去,很可能曹操会认为曹洪在有意的报复陆仁,从而不当成一回事。

对他们来说,荀氏本来就是在颍、许一带最有影响力的世家,好不容易看到荀氏出现了破败的苗头,都等着荀氏一倒,自己的家族就取而代之的,可是陆仁的出现却使荀氏来了个大翻身。一句话,在谁都想当老大的心态作怪之下,这能令这些世家豪族接受得了吗?

而且在曹洪看来,就算曹操知道了陆仁贩卖私铁牟利的事属实,以曹操对陆仁渐渐倚重的态度,也可能只会把陆仁叫过来训斥警告一顿,然后就推说毕竟自己是说过免去税赋的话,从而放过陆仁一马……可别忘了许都今年入仓一百七十余万斛的粮草属谁的功劳最大。陆仁帮曹操成为了一个财大气粗的主,那以曹操的个性,陆仁赚点自己的钱曹操哪里会说得太多?即便是后世之人,评价曹操用人也是有“不避小贪”这种说法的。

毛玠尚未及答话,荀彧就抢先开了口道:“明公明鉴!义浩虽有过失,但在下以为义浩并非是有意逃税,仅仅是无心之失而已!他是许都令,本就有足许都各方所需之责,去年许都铁货缺乏,他派出商队四处行商以购回铁货以补许都铁货之缺,本就在情理之中。只是他从未担任过此等要职,难免会有些缺失之处,加之明公曾许诺糜氏可免许都商税,他一时不明之下就一并免去了。至于说他贩运私铁一事,只怕是无从说起吧?”

陆仁又不是笨蛋,马上就摆出了一副无辜的样……其实都不用摆,陆仁这会儿真的是觉得心里格外的憋屈:“我、我真的是不知道啊!我还以为既然曹公你下了令,那就都可以免掉。”

再一转念,曹操便向毛玠问道:“孝先,依律当如何处置陆仁?”

这种话如果是别的人说出口,诂计镇不住什么人,但是是从荀彧的口中说出来,情况就很不一样了。荀彧本来就是名士,而且其道德品质在许昌的上上下下都是公认的,而他这样的人站出来为陆仁求情,不管是谁都要好好的考虑一下,哪怕是那些不愿看着荀氏实力渐长的人,也得好好的掂量掂量在这种场合和荀彧作对合不合适。当然,这也给了曹操一个最好的台阶下……

之前曹洪的宗室宾客祸乱乡里,与糜贞的商队打了个两败俱伤,陆仁最后是砍了曹洪的人,为此还险些和曹洪在许昌城外大干上一场。虽说当时陆仁死撑到了曹操赶来解围没把事情惹大,但曹洪却也因此而受了处罚,自然与陆仁之间结下了梁子。现时点的曹洪三十刚出点头,正是年轻气盛之时,加上性格本来就很小气,又哪里会对陆仁善罢甘休?因此曹洪一直想找出些陆仁的过错,好借此报陆仁的一箭之仇。而曹洪是这种心态,他手下的人当然会跟着曹洪走,对陆仁的事也格外的留心。

又为什么要告诉毛玠?因为毛玠是司空东曹掾,管的就是对官员的选拔与检举。本来对官员的监督、检举应该是御史大夫的事,但现在朝庭中的御史大夫根本就没什么意义,所以这方面的事反到是由曹操这里的毛玠在管。而毛玠这个人是出了名的为官清正,由他来对陆仁进行检举比谁都管用的说。

这场事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可就不是一个两个了,还是先从曹洪这里说起吧。

至于跟着拜请曹操处罚陆仁的群臣,其实是分为两种不同的目的派别。一派就是标准的卫道士,像太尉杨彪(杨修之父)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这些人的眼中,盐铁业一向是由官府严格把持的重要物资与重税来源,而铁作为战略物资是绝对不能免去税赋的。陆仁贩运“私铁”还避开税赋,对这一类卫道士来说当然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另一方面,陆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与荀氏在暗中联了手,因此对颍阴荀氏也特别的关照,像所谓的“复合式乡村产业结构”陆仁目前就只在荀氏这里实行,其他的地方都没有用上。以陆仁的本意,是想先在能够配合自己的荀氏这里实验一下他抄袭来的理论知识,成果如果不错的话再逐步的推广出去,但在其他世家豪族的眼中就不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