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陆仁点点头。按史料的记载,蔡邕是为董卓所迫,不得已之下才去的洛阳。本来蔡邕是可以在朝堂之上打打酱油就可以了的,董卓也没打算让蔡邕去做什么事,纯淬的就是把蔡邕当成了一块招揽士族的广告招牌而已,可蔡邕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是向董卓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并且还“恨卓不用己言”,可见蔡邕还是想当官做事的。只可惜董卓这种人嘛……不说也罢。
再指了指图中的某处:“许都附近就是渭河,现在新建城廊需要大量的板砖,而烧制板砖需要大量的粘土,这个在渭河的周边应该不难找到。不过你在挖掘粘土的时候可别乱挖,原则上按着这几条线路去挖,顺便的还可以把来春屯田所需的部份水渠挖出来。”
“……”李典于无语之下把竹简调了个个儿,指着竹简上的某个字道:“那这个字是什么字啊?”
“……”对此陆仁能说啥?自己盗用了蔡邕名头的事毕竟是真事。不过再一转念,陆仁就好奇的向蔡琰道:“你今天是怎么了?之前你一整天里都不见得会和我说几句话的。”
“这些事要是没办好,我的脑袋只怕随时随地的就会离开我的颈脖子。”
实心板砖就是类似于现代社会里修建一般民房时最常见的那种板砖,而空心板砖在现代社会也算是常见,就是砖的中间部份会有几个圆柱型的洞孔的那种。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陆仁笑而回礼,还没来得及说话,李典就看到了房中一角的蔡琰,下意识的就笑道:“婉儿姑娘一向可好……呃!不是婉儿姑娘?”
蔡琰见状,神情又复杂上了几分。既想开口却又开不了口,眼见着陆仁已经走出些路,低着头沉吟了一下之后,就咬着嘴唇的起身追了上去。但跟虽然是跟了上去,但蔡琰始终都与陆仁保持着一米以上的距离。
一句话,蔡琰的心里其实也是很矛盾的。蔡琰始终都清清楚楚的记得那天陆仁一脚踢翻灯台,烧掉了蔡琰的那些藏书。而在旁人看来虽然只是书简,但对蔡琰来说,那些蔡邕留下来的书简是蔡琰寄托精神的东西,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现在被陆仁火上浇油的烧毁,说蔡琰会在心里不恨陆仁那是骗人的。
彼此客套了几句之后,陆仁就拉着李典在桌几旁坐下。而鄄城那里毕竟是陆仁最初起步的地方,现在也少不了要先问上几句,李典就笑道:“今年陆仁不在田间主理,田亩稍有减产,不过产量还是颇为喜人的,屯中百姓在收获之时也无不鼓腹而歌。数日这前在下的调令送达,屯中百姓拦道相送,我都差点走不掉。哦,屯中百姓知道我是来再辅陆兄时,送上了许多的今秋新粮要我带给陆兄,只是因为数量有些多,我又急着赶路,所以是放在了后队,要过些日子才能送到。”
听完陆仁的这句自嘲,蔡琰望了陆仁数眼,若有所思的道:“你的这种想法,到是和家父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李典道:“在下受命时就已知道是要辅佐陆兄新建城廓,所以还特意的从屯中选取了一些技艺业已精纯的砖泥匠人一并带到许都来,稍晚些时候便会抵达。”
陆仁一怔:“这怎么说?”
不过陆仁可没笨到把这种话说出口的地步。蔡琰一个女孩子家,面对自己的时候都在刻意的回避着这些,自己要是说出来不是在自找没趣吗?当下也不再多想,把桌几上的东西随意的归置了一下就起身离座,自顾自的向舍外走去。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蔡琰忽然轻声道:“可以给我看看吗?”
蔡琰道:“当年家父为奸佞所陷,流刑于北地,后又流离至吴,心中对朝堂之争早已是心怀惧意,不敢再出仕为官,恐再受朝堂之祸。可是父亲心里却又总想着天下社稷,希望能为国家再做些什么。因此父亲总是陷在一个既想再度出仕,却又不敢出仕的两难境地之中。”
————————————————————
陆仁点头:“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现在修建城墙的板砖和之前我们修建民房、水道所用的板砖会有所不同。之前我们烧制的是尺许长的实心板砖,现在要烧制的却是要大上许多的半空心板砖。”
可是反过来,蔡琰又很清楚的意识到是陆仁救了自己,而陆仁会作出那么过份的事,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激怒了陆仁的结果。再加上蔡琰现在是家破人亡、无所依托,对于救了自己的陆仁自然会生出一份“稻草之心”。只可惜在难消的恨意之下,这根稻草却又不是稻草,而是一根真的伸手抓住了却会皮开肉绽、鲜血横流的荆棘藤枝……
又是数日过去,这天陆仁正在伏案工作,蔡琰则在房中一角心不在焉的看着书,时不时的却会抬眼看上陆仁一眼。而当看见陆仁在那里专心的工作,对自己这里无暇顾及时,蔡琰的心里反而会涌上一股稍觉安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