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一百四十四回 濮阳县债

第一百四十四回 濮阳县债

陆仁也是被气乐了:“我说你们也太看得起我了吧?地里的粮食哪是说熟就能熟的?真要那样就有违天道了好不好?难不成我还能去跟土地公公说‘请您老人家帮在下把地里的粮食赶快催熟吧,在下有急用’?”

如果借了不还,那情况就不必多说了,濮阳这里肯定会闹出点什么乱子出来。但如果陆仁这里按约归还,而且还给了利息的话,濮阳的富户们不但不会怨恨,甚至还会说现在的官府言而有信,多少对濮阳的治理都还是有些帮助的。商秧为什么要玩立竿的把戏?还不就是为了一个官府的信用度的问题?当然陆仁可不会想得那么远,只知道自己这里给富户们一个盼头,然后再有借有还就行了,至于会不会再借不难,陆仁不作考虑。

郭嘉这里只是摇头:“不行不行,这种事万万不可有所延误。安邑离袁绍的地盘太近,当日文若也曾向你说过迎奉天子的事万一被袁绍抢了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主公的兵马是不能有所停顿的。义浩,我的好贤弟,我来濮阳之前,文若就向我言及这个事现在恐怕只有你能想出办法来解决掉,你不会让我和文若失望吧?”

郭嘉道:“当然算过,撑到底最多也就一个月。”

“义浩,看起来你很为难?”

“我去你妹的!”陆仁抓起个空酒杯就朝郭嘉扔了过去,说话也就有些口无遮拦:“真要有那本事我还在这里混个毛线!没吃的了就指着地里说声‘给我长熟’,那我早就可以找了块地头聚起一大帮子的人了好不好?”

正是由于陆仁有这样的私心,在分配粮食的时候,都比较偏向于先清掉债务。而那些被强借了大量粮食的濮阳富户,见陆仁这里如约的归还了粮食,还送来了相应的利息,连带着自然就会对陆仁赞喻有加,甚至还有人殷勤的问陆仁要不要再借点?看来是尝到了甜头就动了心思。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郭嘉道:“你去年收获稻谷不是只在六月就收上来了吗?最多一个月就差不多了吧?”

陆仁这里的事一做,郭嘉就赶回了鄄城向荀彧汇报,而荀彧听过之后也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但也有试着向衮州的一些大族富户去借粮,但他这里借得就没陆仁那里那样相对顺利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在曹操六月底抵达洛阳,军粮将尽的时候,荀彧这里筹措好的一个月的粮食也跟继了上去。

而很快的,陆仁这里的命令就雷厉风行的执行了下去。其实陆仁这是想起了现代社会里的国债体系,或者说是国库卷更直白一些。简单点说就是政府向国民发行债卷,籍此来调集足够的资金进行国家建设。而这种事在现代社会虽然比较平常,但在陆仁所处的那个年代嘛……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富户的粮食征收过来就是了,又何必去借?他要不愿借,你陆仁却强行的借贷了过来,富户们还不是一样的会心生怨恨?其实这种事就是这样,征收就不说了,这个借虽然有强制性的意思,但至少可以给富户们一个盼头,让他们选择先持以一个观望的态度。

郭嘉知道陆仁再怎么样也不敢在这种事上瞎扯淡,当下便皱眉道:“文若那里到是还有些存粮,主公军中也还有点,可是加起来恐怕也支应不了几天的,所以文若才会寄希望于你这里的十处营屯。可现在你这里是这个样子……”

陆仁把字帛往地上一甩,郁闷不已的道:“能不为难吗?现在是五月,而一般收获谷米多在八月,三个月的时间啊!这三个月的日子,大家还要不要过了?是,我是现在就可以去征集濮阳各地的粮食送到曹公那里去,但现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手里可都没多少,这个时候再把这点粮食征收走,信不信回过头来大家就会造反?”

嘿嘿,这可就很不好说了,反正在陆仁的映象之中,好像还真没听说过有哪个封建王朝会向民间借贷的。因为皇帝要是没钱了,直接就会去百姓那里征收,而这个征收不如说是抢才更合适一些,但却又那么的理直气壮,谁让封建王朝或是帝国王朝是那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来着?实在不行皇帝们还有大把的官位爵位可以卖,用不着借。

扯开嗓子喊了这么一声之后,陆诚便急匆匆的赶到了陆仁的身边:“老大有何吩咐?”

郭嘉的确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但这种事却并不在郭嘉所擅长的领域之内,甚至可以说这种事在当时那个时代都属于有些超乎范畴之外,郭嘉这会儿还真有些反应不过来。但看陆仁已经是定下了主意,也就没有出言反驳。毕竟对郭嘉这样的人物来说,成大事者就别拘于小节,把事情办好办妥才是最重要的。

陆诚应了一声忙事去了,郭嘉则看了看陆仁,迟疑道:“濮阳一带的大户?还把夏候元让与韩元嗣这样手握军兵的人都请去?义浩你这是想干嘛?该不会是想诛夷富户再取其粮谷吧?这种事可做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