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一百四十四回 濮阳县债

第一百四十四回 濮阳县债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郭嘉看陆仁这样子就知道陆仁是真的急了,再想想这样催陆仁是有点过份,就放缓了语气沉声道:“我知道你很为难,可是事关重大,你就不能再想想别的办法?”

不过还好,陆仁这里的事进行得到是比较顺利,濮阳一带的富户们对陆仁的借粮都是持以了一种至少是在表面上比较合作的态度。这或许得归功于陆仁之前诛夷田氏所留下来的“凶名”,而且陆仁查算过富户们的户籍资料,能算出各家各户大致上能拿出多少来。适当的少点没关系,多出的临近了警戒线的话陆仁却也不要,毕竟陆仁可不想把濮阳这里的局势搞得那么紧张。

再下来就到了七月,也就是陆仁诂算着十处营屯中的水稻种植地成熟的时候。今年的情况还不错,或者应该说是陆仁所付出的努力都见了成效,今年种植的水稻每小亩的产量都在五石以上,极少数种植与护理得特别好的“样板田”甚至有六石以上的产量。这样的结果不但让屯民们欢呼雀跃,陆仁自己又何尝不是松了一口大气?

陆仁气苦道:“这要我想根毛线的办法啊?要不我再跑一趟徐州,去找刘备或是糜竺去借粮应急?哎等等,借!?”

接下来陆仁要做的事,不外乎将陆续入仓的粮食分成两拔,一拔不用说是要往曹操那里调,另一拔则开始偿还“县债”。还是那句话,那些富户的债还是赶紧还掉的好,陆仁可不想在濮阳这里闹出什么乱子。再说句很小人之心的话,这万了个一的曹操要是想赖帐,那黑锅岂不是还得自己来背?那些借据契约上面盖的可是自己的印绶。

陆仁沉吟道:“那我这里只要再想办法多加一个月也就行了,七月初我这里大部份的水稻就能够成熟……嗯!阿诚!!”

陆仁道:“你去书房带上我濮阳令的印绶,马上赶去府衙把濮阳一带大族的户籍全都调取出来,我稍晚一点就会赶过去。哦对了,记得着人把夏候将军、韩都尉,还有子修公子也都一并请去府衙,就说我有紧要之事相商。”

对此陆仁实在是啼笑皆非,心里很想对那些富户们说:

“你们他妹的长点眼行不行?就不看看我这里今年收上来了多少粮食?哪里还用得着再问你们借!?”

最后的环节当然是债卷……当时叫契约的正式化。其实也不外乎就是在官方的借据上面加盖上陆仁濮阳县令的印绶和夏候敦的印绶,同时向富户们保证在濮阳收获之后,濮阳官方不但会归还所借粮食,还会给予少量的利息。

陆仁道:“就不能请曹公稍迟一些再举兵西进吗?两个月,只要两个月,我这里就至少可以送二十万斛粮米过去。”

陆仁拼命摇头:“情况不一样!去年我就管着那么点的地,可以集中精力的去管去教,自然就可以全都监管到位,水稻长得就比较顺、比较快。可现在我是管十个屯,东一下西一下的精力分散了,常常就会发生一些没能及时纠正的事,田里的那些水稻长得就慢了点。前几天我去各处营屯巡视的时候大致的诂算了一下,今年濮阳十屯的水稻收获恐怕会晚上一个月。至于那些麦和粟什么的,最多也就是能比以往种植的早上个十几二十天而已。”

至于找夏候敦和韩浩帮忙,那是因为陆仁很清楚这个事一弄出来,在当时没谁会信,恐怕更没谁会借,不得已之下就只有玩一玩威逼的事了。但说真的,陆仁也只是让夏候敦和韩浩虚张声势的吓唬一下那些富户们而已,杀人抢粮的事陆仁可不敢做。

郭嘉眉头一扬:“你可以去试试!”

还一句话陆仁没敢说,就是老曹你晚俩月过去没关系,因为在原有的历史进程里,你老曹就是七月才去的洛阳。不过这个是不能说出口的。

陆仁瞪了郭嘉一眼:“我没那么笨!会那么做的是董卓!我可不想被弄得跟董卓似的神人共愤。都说了是借,现在能拿得出曹公几万人马这一个月粮草的,恐怕也只有这些家中颇有存粮的大户人家了。单是濮阳这里可能还不够,回头你回鄄城的时候,问问文若公是不是也能像我这里这样找一些大户人家借粮。”

郭嘉连连摇头:“去徐州打个来回都得两个月左右,那你还不如在濮阳这里等着稻熟!”

陆仁赶紧摆手道:“不是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文若公有没有算过曹公军中之粮和他那里存留的粮草能支应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