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她赵小雅虽然不是什么人才,但也不是傻子。
听到这个消息,赵小雅当然不干,暗地里闹了几回。她不敢到陈老板的公司和家里去闹,一去这两个地方,陈老板固然颜面扫地,房子也肯定彻底泡汤,其他补偿也想都不用想。
不过,最后赵小雅还是接手了这家公司,因为她发现在陈老板身上实在榨不出什么东西来了。
其实不止他不知道如何是好,陈老板更是如坐针毡。试想一下,在一个专门听你光辉事迹的记者面前,突然暴露了最不堪的一面,你会作何想法。
办理完离职手续后,简潜好好休息了一个星期,然后准备回老家过年,只剩十来天就是年三十了。
陈老板转让这家公司前,还有一个前提条件,要赵小雅将一部分股权送给简潜,就当封口费。
实际上,简潜根本不知道后续的一系列事情,他在和陈老板打完羽毛球后的第二天,就回了赣省老家。
好在陈老板有些忌惮简潜,搞不清他和赵小雅有什么关系,怕自己的事情在建材行业传开,所以一直只是在暗地里安抚赵小雅。至于房子,赵小雅肯定是不用想了。
闹来闹去,陈建同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家p2p网贷公司转让给了赵小雅,才给事情划上句号。
作为《华国建材导报》的前记者,简潜面对那些工厂老板时总是带点隐约的矜持,因为无论怎么样,记者也算一份高大上的工作,而且这些老板都会表现得比较尊重,甚至敬重。虽然这份尊重和敬重,有很大成分是冲着记者这个职业去的,但他多少还是有些心理优势的。
今年简潜丢了工作,不知道消息在村里传开了没有,如果村里人知道的话肯定更开心,很多人都喜欢把廉价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幸上,同时不忘施舍自己的同情。
至于另一个原因,则是每年回家都少不了的攀比,谁家今年盖新房子了,谁一个月有一万多工资了,谁娶了个天京媳妇,谁在外面买房子了,谁开回来的车子是宝马……总之,无穷无尽的攀比。
赵小雅是来找他帮忙的。在认识简潜后,她又陆续相过几次亲,但都不成功,好像背后有人捣乱。
不仅如此,以前**她的那个老板又找上来,让她过去商量事情。
后来,陈老板另外找时间和赵小雅摊了牌,这时候简潜已经不在杭城了。
原来,陈建同因为资金紧张,把之前赵小雅住的那套房子卖了。这套房子一直挂在陈老板名下,他虽然答应过送给赵小雅,但还没来得及去办理过户手续,原本两人约好就这几天去办手续的。
所以,在赵小雅的软语哀求下,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
“这样啊,好好,其实没什么事情,就是找小雅过来打打球。”陈老板只想尽快把场面糊弄过去,根本不敢谈正事。
简潜知道父母固执地让他早回家,不外乎早点回去好安排相亲,这也正是他抗拒回家的原因之一。
虽然陈老板一再强调这家公司市值上千万,转让的时候也十分肉痛,但赵小雅仍不太满意,她一退役的小三,又没有什么经营才能,一家不知道做什么的公司,哪有一套房子来得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