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刘涣见他来了气,心中一阵尴尬,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之上,道:“爷爷勿怪,小子是去集市上给您老置办家用去了,买了柴米油盐呢,本想给您老做炖肉吃,哪晓得目的还未实现,却害得爷爷误会了小子。”
他远远地看到了张老头,和一大群人矗立在村头,正呆呆地看着他,其心中一急,跳下马车来,奔跑着喊道:“爷爷爷爷……”
突然,一个汉子朝村东头一指,道:“大伯大伯,你快看,咋地有三辆马车进村来了?”
夜过子时,刘涣在张老头的招呼下,将就着厢房睡下。睡前张老头又絮叨一番,怕他着凉,怕他不习惯。
女人们听刘涣说没活了,便出去帮刘涣打扫屋子,将张老头的几间篱笆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哎,算了算了,我问别人吧……”
张老头一一介绍,刘涣当众一一行礼,算是正儿八经地认了张老头为爷爷了。从此以后,他便是鹅湖村中的一员。
哪知道,张老头烧开水后,敲了刘涣的房门许久,也不曾见里面应声。他心中嘀咕,昨夜与刘涣爷孙相称,虽算不得“认亲”,但晚辈翌日一般要尽心服侍长辈,开好一个孝道的头,才和了礼制。谁知而今他好心倒贴,念及刘涣年幼需要照顾,满心欢喜来唤他,却不见动静,他心中那“礼仪道德”又在作祟,索性“砰”的一声推开了房门。
张老头醒来,兀地想起他昨日才认的那个孙儿,心情比起以往好了许多。他赶紧给灶台生火,放上铁锅,到了外面用木盆装了一大盆雪,将雪倒进烧烫的铁锅中,不一会儿,雪融化成了水。他又把雪水上面漂浮的杂物用木瓢取走,最后便剩下一锅翻腾清澈的开水。
刘涣和三五个女人进了厨房,生了火,烧了水,将猪肉洗干净,剁成肉丁,把大米轻轻洗过,和着猪肉全放进了铁锅中熬起来。
天色发亮起来,农村人到也起得早,这是多年种庄稼的习惯,他们一生劳累,从早到晚都束缚在了土地上,可惜以往的统治者,很少能让这些辛劳的人吃饱过饭。
“大伯大伯,你这到底是咋了?您老可万万不能患失心疯啊。”
“哎哟,我的大伯哟,你咋了?莫要吓唬我啊,你家老三不是举家外迁了么,你何时又来了个孙儿?”
刘涣朝村里的汉子一一答谢,取了几坛子酒来犒劳村里汉子,汉子们只是推迟,但到底拗不过刘涣,推迟一番,便在张老头的院坝子中小酌起来。
那火盆中的木炭全部化成了灰,寒风破墙而来,张老头打了一个冷摆子,这才恍然大悟地看着刘涣,眼前这个娃娃正双手托腮,也呆呆地盯着他,恭敬而乖巧,眼眸之中深邃无边,仿佛装下了漫天的星辰。
却说这永平集市是个规模不小的乡村汇集地,是永平乡的行政中心,永平乡所辖鹅湖村这等村庄也不知道多少个,往来人员,贩夫走卒,经商的,卖艺的,求学的,形形色色。
“哎,大伯,那头辆马车上不正坐着一个小郎君么,可是你那所谓的孙儿?”
张老头心中一急,也顾不得大冷的天,赶紧出院子而去,一阵敲邻里老表的房门,挨家挨户地问起来。
“刘涣,刘涣不是呆在鹅湖寺中么?何时又成了你的孙儿?哎……大伯啊,恕我无礼,您老这些年来孤苦,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你前些时日一阵传刘涣的美言,说他如何董事,如何才华横溢……你欢喜他倒也罢了,可这爷孙关系毕竟是双方面的事情。你……你在好好想想,是不是昨夜做梦了,还没醒呢?”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后面跟着一大堆汉子和女人,看星星看月亮地在刘涣后面指指点点。
“这……可是我真心没有见到他呢,再说,他长得什么模样,我哪里知道。”
张老头想着想着的,尽把刘涣当成了他自己亲生的孙儿了呢。不过这刘涣到底哪里吸引了他,是才学、是孝心、是德行、是长相?大都不得而知,或许是张老头心中孤寂使然也说不定呢。
却说那马车上的小郎君正是刘涣无疑,他把从虚相那里带来的一大包银子拿出一小部分来,大清早的到了集市上购置了被子、衣物、大米、白面、猪肉、还有几十坛子酒和一些杂物。
张老头见得果然是他,心中一急,怒道:“你这狗腿子,大清早的跑哪里去了?既然拜我为长辈,为何不行孝道之事,反而累得我四处寻你,你是何居心?”
“哦,跟我来吧。”
村里的女人见一个漂亮的小儿跪在雪地上,满面通红,怔怔地望着张老伯,她们一时间心都软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簇拥着走到张老头身边,七嘴八舌地劝张老头,又把刘涣一把扶起。那女人的香味就朝刘涣扑面而去,可惜庄稼人本分质朴,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香水味道。
刘涣见得张老头闭门而去,赶紧就着破败的棉被裹紧自己的身体,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入睡,因为他心中有一个计划。
“大姨子,这张老伯真是好福气呢,膝下子女不见得服侍他,却来了个外姓孙子,对他好到了天上去了。你看这马车上一袋袋的大米,得是三年的收成啊。”
三辆马车全是重车,那车轮压在雪地上,嘎吱嘎吱地响。
刘涣从不打搅一个老人的唠叨,这和礼貌与道德无关,他只是很享受这一道风景,静静地听一个老人的叙述,便如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一个个故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