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攻约梁山 > 第79节捂出痱子就好了

第79节捂出痱子就好了

一个事关国民荣辱生死的皇帝对大利军事的水泥、战马兴趣缺缺,对个相面整理仪表的镜子喜爱得不得了,对沧赵特意在京城用青楼女子组建调教出的新式乐队,和她们表演的爱情等劲歌热舞入迷。

赵岳看看蓝蓝的天,又伸手抓抓哥哥满脑袋的长发,笑嘻嘻道:“最聪明的人都有你这样蠢过。小弟也是。把长发剪短些就好了。”

柴进也就罢了。他家和皇赵有大仇。

酷暑过去。赵廉总算出来了。

啧,效果太差强人意。

唉!

“对,对。是咱家......”

分发了礼物,她笑眯眯说:“年纪大了,耐不得热。家里好,回来避避暑。”

赵廉会意地笑了笑,转眼看到父母和两死党笑哈哈地出现,不禁有些愕然。

马公亮和柴进象赵岳一样打扮,脑袋上一水的光瓢。而父亲的长发也变成仅够扎起来,胡子也修整得短而漂亮,整个人显得年轻精干许多。

这是赵岳唯一的信心来源。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长子如此聪慧出色。小儿子更神奇。若能兄弟齐心,团结合作,必定其利无匹。反之,那情景就太可怕了。

孩子们在学校听的都是咱们的社会是多么美好,人都是多么高尚.......可长大懂事了,却发现根本不是老师讲的那样,等踏上社会,在残酷无情的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阵阵绝望,那种巨大打击......

对她和丈夫来说,不仅仅手心手背都是肉,三个孩子都是心头肉,都是最珍贵的宝。哪个也不能有闪失,更别说牺牲和自相残杀。

华夏的传统,也是现代世界绝大部分地区的传统: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责任重。

可,打小就有雄心壮志的长子岂是能放弃理想的人?岂能甘愿被拘在家中混吃等死蹉跎岁月?

为什么?

父喜长子,母疼幺儿。

而最要好的兄弟兼死党也对忠君爱国不以为然。这就让赵廉更难受了。

拉着赵廉就走,“三郎在后院修了三个很大的游泳池,一个是咱们的,一个.......周围有沙滩、草坪、凉亭、鲜花、树荫、躺椅、水球......有各种特制的泳装,在那玩耍纳凉读书,哎呀太爽了.......家里都喜欢。老奶奶们开始看不顺眼,可后来也说好呢。”

对花季少年来说,同学好友在思想影响和杀伤力上才是最大的。父母老师苦口婆心说一万句,只怕顶不上同窗好友随口一句。

张倚慧把照顾的重点立马从幼子转到长子身上,安排少言寡语安安静静的小豆芽照顾(监视)长子,防止长子出什么意外,自己亲自负责长子的一日三餐,顿顿不重样,都是长子爱吃的。

若长子真不改变,必然是兄弟反目。

因此,只要一想想长子的那股子拗劲,张倚慧就不是发愁了,而是心惊胆战。

到一定时候,即使有长辈从中平衡,唐王李家的惨剧也难免重演。

老奶奶似乎年轻了好几岁,红光满面,精神十足,腿脚利落,身板挺直,显然身体很好,心情极其舒畅,只是目光更沉淀。

必要时,这哥俩都能狠下心。

她拉着幼子,一边走一边笑着低声道:“三郎,还是你赢了。”

儿女亲人不如宏扬大、法、成神重要。

老奶奶摸摸镇定自若的小孙子,对忧虑满面的儿子儿媳轻笑着说:“让公廉捂痱子吧。痱子出来了,一切就好了。不用管他。”

累死累活的农人,落后的工具,糟糕的效率,可悲的收成,年复一年感觉不到变化的生活,耀武扬威的贪鄙小吏,横行霸道的公子衙内,一件件官场丑恶.....

被腐儒洗脑十年,性子又不是一般的拗的赵廉,岂会轻易改变信守的准则。

这是生存的选择,与男女感情差异,关系其实不大。

但愿聪慧的哥哥能在此行中看清残酷现实......

张倚慧再对比自家,怎么看怎么觉得和唐李好有一比,何其相似。区别无非是自己不如窦氏能生儿子,丈夫不是李渊的妻妾成群。

因为张倚慧要和丈夫为解决赵庄上万张嘴而共同奋斗,还要照顾闺女,孝敬老人,太累,没有时间和精力。

小儿子之前安慰说:不会上演玄武门之变的。若哥哥就是不改变,至多让哥哥留在家中孝敬奶奶。

赵廉就是遭遇了这个。

正是叛逆的年纪,聪慧过人的赵廉焉能不反思转变?

赵岳能看出哥哥忠君的思想其实并没从根本上动摇,是因为他了解被洗脑的人会怎样疯狂偏执。

然后突然盯着赵岳,苦笑问:“哥哥是不是很蠢?”

重的,聚众反社会,四处害人,还自信在行善积功德,完全灭绝人性。

皇帝为提拔高俅真是煞费苦心,先让高俅入职守卫皇宫的禁军指挥,再一步步提拔,在军中升官速度那个快呀,若不是顾虑众臣反对,还有非边境征战大功者不得任三衙太尉的祖制限制,只怕会一下把高俅升到武官之首。

所谓德高望众的蔡京?

马公亮和柴进却个个没心没肺,神情倍爽,一身轻松,笑笑闹闹,各回家,又再聚首,都在赵家特意布置的那个书屋里继续读书。

这么带感的事,当二哥的怎么可以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