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紫府仙录 > 第183章:学究托后事,兄弟共守灵

第183章:学究托后事,兄弟共守灵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青黄有度,枯荣有数,岁岁朝朝,踌躇虚度,

“我等恭听老师垂训!”十几位弟子恭敬的躬身听老师继续说。

听到老师的悲叹,众弟子一应称诺,就在当天晚上老学究刚回到家就脚下一个踉跄,众弟子也有学过术数、阴阳、医筮的,所以都知道老师这是心愿已尽,心气将终。小信子和一众非入门师兄们在房间外等候,房间内老学究正在单独召集他的四位入室弟子嘱咐后事;半个时辰后,房间门大开,老学究已经安然睡去,从此再没有醒来。

转眼已经到了冬天,但是小信子却没有添置新衣,他将几两银子丢给父亲之后就转身回了老学究的家;半年以来,老学究的身体每况愈下,虽然他没有生病,但是他的一身精神都在衰老。小信子已经练武有成,当然看的出来那是生机流逝,所以他从第一次看到父亲依然酗酒之后就一直长住在老学究的家里照顾他。

信儿却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他现在只关心娘亲:“老师,我娘亲呢?她到底怎么了?”

信儿默默不语,其实他帮秦老爷抄写历史典籍,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见过?见过最多的信息就是朝堂的变革,历史的变迁让信儿已经提早看到了那片充满斗争的是非之地,恐怕跟江湖武林来比,更加的恐怖血腥,在他看来,那所谓的劫匪应该也不是偶然,过去的朝代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老学究摇摇头:“这个,老师真不知道,但是依我看你娘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信儿,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了,你娘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快快长大起来吧,以你现在的能力太难去改变什么。”

王平、司徒琮,以及公武杨云和东虢钟等学生比刚才看到那玉璧都震惊,因为那玉佩原本是一块厚实的玉璧,是当朝君王所赐予的;老师私自分开玉璧的举动其实已经说明一种情况,就是他看不惯当今君王陛下了,这所赐之物可不是随意就能损毁的。大家今天虽然心中莫名其妙,但是却已经隐隐有所思悟,而老师这辈子从没有向人服过软,更没有求过人,就算君王,他都没求过,更不用说这些弟子,那这所求之事恐怕非小。

公武杨云与东虢钟也连声道:“老师不用担忧小师弟,我等弟子虽然不肖,也定会照顾好二位师弟。”其余众人也纷纷称是。

在众人的注意下,老学究淡笑不语的拉着几位得意弟子来到聚仙楼上层就坐,宴席开始之后,气氛进入融洽时,老学究从怀中拿出两块圆形玉璧佩饰当着众人的面笑着交给王平和小信子:“呵呵,老师也没什么好东西,学问你们都学进心里了,这身外之物,我一生仅有此玉稍显珍惜;今日你们众人都在,我就将此送给正方和玄让了。”

北风呼呼,飞蓬惨惨,草木槁朽,兽禽相啖,

老学究笑道:“未来若信儿有难处,你们若能帮助的,那就尽力帮他一把,也不要再因为我而怨愤正直的人,老师也会犯错,你们应当做正当的选择,这也是我所希望的。做老师的,喜欢的是超越自己的弟子,而不仅仅是恭顺听话的孩子......”

不过没轮到王平介绍,就有几位三十、四十岁的儒雅男子朝着他们拱手问候:“正方师弟,好久不见,真是风采益增啊,这位应该就是玄让师弟吧?”

在众人震惊和羡慕的眼中,小信子、王平称谢接过了玉佩,玉佩大小厚度几乎完全一致,两面的花纹大同小异,都是海潮升日、月形象;而王平的那玉佩上正面是海日纹,其中则有个‘平’字,小信子的玉佩正面是海月纹,其中则有个‘信’字,这显然是二人的名讳信物了。

小信子他们守墓的方式并没有出奇的地方,每天早上他跟王平都会来到老师的墓前礼拜一番,然后就会继续去学馆教授典籍;等到下午下课之后他们依然会去老师的墓前礼拜,然后回家休息。至于第二天,依然是早起礼拜,晚上回家休息,如此循环往复一周年时光算是守灵礼成;而王平和小信子都没有回到自己家,他们在守灵期间都是住在老学究的家里,以示哀悼,其实也是他们自己内心真的在思念、怀念。

其实若不是小二郎平常根本就存不住钱,小信子是不介意多给他留点的,这些钱按照他日常用度怎么也足够他一年的花销了;小信子守墓的时候压根就没想再回来看到他这个样子。况且他刚送走了最要好的朋友,又跟娘亲莫名别离不见,这已经足够让他难过悲伤,说肝肠寸断也差不多了;现在最尊敬的老师也离开了自己,小信子忽然一下子安静下来,犹如这冬天的大地一样,似乎生机都尽数收敛了一般。

游河只是去河边游走,自然不是冬泳,小信子当然记得,只是老师前天好像随口一说,自己反正每天都能见到他老人家,当然没有特别在意:“嗯,我记得啊,只是,不用吃午饭吗?”

昔日之日,去之已远,恩恩怨怨,随风而散,

其实对于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学生都能知道老学究的过去显赫历史,只是老学究其中的感叹或许另有深意,这些人虽然聪明但却不能未卜先知,只能猜测老师有别的意思,却也不敢问破。而老学究在称赞托付两位师弟之前,先是感慨青黄枯荣有定数,这似乎既是在说有人可以代替他了,而且也似乎在说自己的气数已尽。

最后王平出面劝小信子:“师弟,你爹确实需要人照料,虽然你现在还不宜论成家之事,但未来总是要的,况且这女子卖身葬夫确可怜悯;我想若是老师看到这事也会应允的,师弟就应许了吧。”

小信子看向这位身材修长的黑须师兄,只见其风度潇洒的自我介绍:“呵呵,司徒琮。”

“哀哀春草,如我之孤,念念难忘,春风雨露,

次年暮春,小信子舞剑罢,忽然感伤抒怀而语,师兄王平听到信儿自感身世悲苦,他已经从老师临终时听来一二,也不由感慨诵歌:“

这一天正是冬至,王平授课结束就叫住小信子:“贤弟且留步。”

虽然此人年纪比小信子的爹还要大,但是却也以平辈师兄弟的礼仪跟小信子自我介绍,另外两位分别是公武杨云、东虢钟;而且司徒琮还是老学究的第三个学生呢。其余那些一个个也是英姿飒爽、风度翩翩,小信子也不得不感叹真是人以类聚,这些人大多都是老学究教过的学生,虽然只有这三个是过去的入门弟子,但那些也都是人中翘楚啊。

这话看似是在说今天的景色,然而大多人都能联想到什么,老师却不顾他们的心思,自顾拉过小信子和王平对众人道:“孩子们啊,你们都长大了,都有了依靠,正方如今也已成年,你们都不需要我担忧;本来我也打算将信儿收为正式弟子,但是......唉,总有不适当的地方,这个以后你们自会知晓,我在这里恳求你们一件事情......”

一众中年、青年学生都跪倒大哭,这位他们心目中的神圣人物就这么静静的离去,众位学生为老学究简单办了葬礼,这也是遗命之一;按照礼法他们入门的弟子既然在身边,那就需要守灵。但是他们各自都有重任在身,所以这些学生合写了一篇铭文署名之后就叹息离去;剩下立碑守丧有王平和小信子也足够了。

司徒琮拱手:“恩师折煞弟子了,非但是我们这些人,还有很多人因为重任在身不能来看望恩师,非是忘记恩师大德。”

走出门外,果然在课堂门前的空地上看到十几个人都在聚集着,而且小信子几乎都不认识;不过没关系,有王平这位师兄介绍当然是没关系的。

老学究现在已经皮肤松弛露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时日无多,而老人家也没有瞒着大家,反而很坦然的说:“呵呵,这次有劳你们来看我这把老骨头,你们都知道我一生明哲保身,现在我已经快要入土了,有幸在最后这几年收下两个得意弟子。我向来反对走关系谋取地位,但是真贤才又岂能拘束礼节?这次让你们来,第一是为师也想在最后看看你们怎么样了,也能走的放心;第二是为了这两个弟子的前路......”

而小信子每天晚上都会到老师墓前练武,王平则在白日中午的时候略进饮食后去老师墓前为老师弹奏他生前喜欢的曲子;后来小信子发现王平独自为老师鼓琴,他也会跟着一起去随着曲子舞剑。王平的琴声常常不自觉流露出伤感,很多时候师兄弟二人就不自觉的会流下泪来,但是他们之间却很少说话,都是默默目视而明所以然。

思之念之,咸爱我家,我手我足,岂可不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