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赵里正的妻子花氏与王林山的娘钱乃同村,见到蓝怡也是亲切非常。蓝怡与花氏闲聊几句便与赵里正提到今日的正题。
蓝怡点头:“叔婶,我会的。若手里有了银钱,定马上来找为阳叔,请您帮我留意着哪家要卖中上等的田地。”换句话说,姐也想享受着好政策,但是手里没银子啊!等有了银子再说吧。蓝怡的家底是不能动的,她得留着以防万一,买田花费太大,还是等安稳下来再说。
赵里正只跟办理户籍等事的衙役官吏说了蓝怡是梅县米大人的妻妹,又塞了些铜钱过去。事情也就顺顺当当地办了。
“二叔,这翻车本来就有,我只是把书上的画出来,也没啥功劳,还是不说得好。”蓝怡坚持道。
蓝怡不用下地,便带着孩子过去帮着二婶做饭,看孩子。
她仔细回想,记起以前去江浙、云南乡村游玩,看到的那种古老的翻车,靠着水本身的力量让翻车运转,把水通过水槽运到高处浇灌土地。她在《大周地志》上读到,前朝也就是唐朝曾让轮匠大量制造翻车分给郑白渠两岸的人民用来灌溉水田,而大周也有不少地区已经开始使用翻车或者叫做筒车来灌溉,“其巧百倍于常”。
赵里正不知为何蓝怡要提起这一话题,但也点头:“是啊。毕竟这靠着人一点点的提水浇田,也不是个事情,浇一回也得好几日,自然种不得水稻的。”
“宇儿的恤养银子,一年只一百文。衙门恩奖你的善举,特许了你若再购买田地,可免十亩以内田产十年的田租。”
“二叔,您看,咱们这里有放水的水渠,到时候想浇溉坡地,就把水渠打开架上翻车,人踩着或是牛拉着就能上水,这水用水槽引着流到地里,浇地省不少力气。”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人力的话,脚踏和手摇两种,我只见过脚踏的。畜力的话……牛转翻车?”蓝怡用左手支额,长眉轻结,右手食指在桌上轻叩着,“就脚踏和牛转翻车两种吧,估计最终选择脚踏翻车的可能性更大。”
“老大家的,这翻车是你记起来的?”蓝怡磕到脑子失忆,现在能画出这样的东西来,是不是她想起来了?
“二叔,这图纸若是能用。还请您跟为阳叔不要说是我画出来的。”蓝怡叮嘱道,她画出这翻车本就是好意,不希望因此惹事。
赵里正释然,梅县米大人之妻乃是黄县夏府的大小姐,蓝怡与她不同姓,并非夏家之人。若说是表亲,蓝怡不应孤身带孩子流落此处,该去投靠夏家才对。
花氏此时接过话茬:“林山家的,这十亩地的租子可是不少呢,你仔细合计合计。养两个孩子吃喝用度可不少。”
“为阳叔,我看咱们村里前几日放水浇田插秧,这地势稍高的地方浇不到水,种不上稻子,收成定是少了不少吧?”
蓝怡在村边的晒麦场上帮忙看麦子时间到了这一幕,自己也合着双手祈祷上苍保佑。自从穿越以来,她从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变为怀疑论者,相信冥冥之中定有某种力量存在,才会让她出现在这个陌生的时空。她希望上苍能够保佑,让她和孩子的安稳日子可以继续下去,让仇家找不到这里。
翻车也叫踏车、水车。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一小轮轴,另一端有一大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的连续带状板叶刮水而上,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或竹筒就能顺着水槽把河水提升到岸上,不断灌水到地势较高的田地。蓝怡以前在书上见到过这种翻车的结构图,又在乡下见过实物,她有些素描功底,画起来难度不大。
宅院内新栽的葡萄藤、叽叽喳喳叫着寻食的小鸡、整齐的菜园、闭目安睡的山羊、茂密的大槐树、一声声悠远的蝉唱,趴在桌上埋头苦想的小人儿,若忽略她手里拿着的碳条,一切该是和谐而自然的。
画好之后,蓝怡洗去手上和额头的黑色碳痕,待两个孩子睡醒后,她带着孩子到麦场上找王二叔,王二叔这两日在麦场照看正在暴晒脱水的麦子。这翻车的事情她不打算再直接去找赵里正,交由二叔来做更为合适。
但靠天吃饭毕竟是有风险的,蓝怡这几日琢磨着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引溪水灌溉坡地,提高产量。
“翻车?”赵里正有些摸不到头脑,花氏也是一脸茫然。
“麻烦您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