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郑和平已经开始了他的汇报。
“维城书记,我就把在天宁所了解到的事给你做一个汇报,这些数据都还没有进行完整的整理,可能显得有些凌乱,请你见谅。”郑和平说完,示意吴俊把公文包递了过来。
“我在天宁把所有的乡镇都走了个遍,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村、社都走到了的,但有代表性的地理性区域我都是全部亲身去深入了解了一番,对于这些区域的农业发展基本情况也做了一个统计,总体而言,我觉得天宁的农业发展基本上涵盖了全市所有的现行农业发展模式。”
郑和平所言不虚,他几乎是用脚在丈量,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他的那两台越野车所行驶的里程,以前车的主人一年行驶的里程也不过几万公里,而郑和平在短短的半年有限时间里,车辆跑过的里程已经超过了8万公里,这里面还不包括他步行的里程。
“维城书记,我想先介绍一下现在的农业发展格局。”
郑和平把自己调研的第一大板块如是汇报到,在他的调研中,发现现在的农业发展格局主要由四大类型组成,第一类是自发性农业生产,也就是老百姓的自给自足式生产,农民在承包的集体土地、林地上,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开展的种植和养殖,作物的种类包括了传统性的粮食种植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蔬菜等,也包括了如水果、经济林木等树木和延伸产品,养殖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家禽牲畜。第二类小范围低规模模块式农业生产,在某一个地区,土地等地理条件和传统的农业生产需要,使得这一地区内普遍开展某一特定类型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蔬菜、水果、家禽、中药材等类型,这一种模式更多的是结合了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生产销售市场和群众的自发生产。第三类就是有统一运营的集团化生产,比如现在推广最广泛的“公司+农户”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由某一类的农作物销售终端企业,为农户提供前期生产的物质资料,由农户按照统一规范进行种养殖,由企业最后将农副产品进行回购并销售。第四类就是现代旅游农业经济,这一类的发展模式主要以农家乐、自主采摘等形式所带动半旅游化农业经济,根本还是依托于农业的原生态发展模式,吸引城市人口到农村进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