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经开区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正式通过了市委常委会的审议,在最终的审议稿中,顾维城采纳了赵长明的意见,整体方案从明年的1月1日起开始执行,平南经开区享受县级非领导职级待遇的一律不调整,按原来的待遇标准实施,享受科级非领导职级待遇的一律按新标准执行;全市从现在开始调研员及以下的非领导职数不再增加,减少也不再递补。
方案以市委办的名义正式下发,平南经开区又一次被悬在了舆论的最前沿。
市委组织部设计出的一套复杂但可以具体实行的干部日常量化考核系统在平南经开区全面推行。平南经开区党工委新设立了一个新机构——干部日常量化考核办公室,私下里简称量考办,新机构的工作人员配备了4名,没有一名是平南经开区的干部,是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从全市遴选出的。
平南经开区给市委打了一个请示,请求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重新核定,这是顾维城的意思,只是不想在全市造成太大影响,毕竟今年工作还有个月就要结束了,他想经开区还是要走在前面,哪怕只有个月也要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人事是一部分,考核更是重中之重。
平南经开区的请示对于经济指标调整的幅度并不大,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上都还是按照年初的计划实施,只是请求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经济发展等与园区发展现状不符的指标。市委很快同意了经开区的请示,以市委督查办的名义下发了调整年度目标任务的通知。其他县市区、园区都在羡慕经开区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任务调整,也看到了在经开区搞的人事制度改革,但都只看着好的一面,忽略了险的一边,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官场莫不如此。
而此时的天宁,郑和平在详细的看着从市委组织部得到的那份平南经开区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顾维城选择了天宁也作为试点单位,但并没有急于上马,因为把天宁的干部队伍整顿了才是首要之急。顾维城并没有给郑和平下达整顿干部的使命,毕竟他没有在组织系统从事过,也只是一个挂职的县委副书记,没有过多的权力去干涉县委的人事安排,顾维城给他的任务就是调研,一个顾维城很关心的课题。
在郑和平到天宁后的第二个月,市委派来了新的县委书记,新书记原本应该和郑和平同一时间到任的,但县委书记的任命还需要省委常委会审议,因此被拖了一段时间,新的县委书记就是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钟永。
天宁县委班子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整,其中县长冯彪也因为严重渎职,受到了党纪处分,被降为副调研员,调整到市残联,在政治上也算走到了尽头;县纪委书记苏郭林被调回了市纪委,任了一个副县级的处室主任,虽说是平级调整,但这和打入冷宫没有什么区别,原因就是苏郭林没有履行好监督职责,有情况也不向组织汇报;县委组织部部长刘琨则调到平阳区委任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同样是平级调动,但从边远县到核心区,这是明显的同级重用的了,理由同样简单,他还算有政治良心的人,最后站出来为杨彬彬伸张正义。
平阳区委副书记郭筱瑶任命为天宁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市纪委干部监督室主任曾友才空降任天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干部二科科长林挚佑任天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这次给天宁县委配备的干部都是属于重量级的人物,按照官场的惯例,这些人都是要到发达的县市区去任职的,但天宁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市委首先要做好当地的稳定,没有经验和威望的人是很难办到的,所以顾维城才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把这些骨干和精英都派了下去。而这些人都是在钟永到的前一个月就全部就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