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同志,你也不要有什么顾忌和担忧,选择你们经开区,就是考虑到你们园区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所以才在你们这里搞试点,你们就是要大胆开创新的人事制度格局,刚才李季同志和邓光同志的意见也很明确,市委是要绝对赋予你们改革的权力,绝对支持你们的举措。今天,你就把经开区在干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跟我们一起分析分析,我们一起来思考解决的路径。”顾维城并不希望同样是市委常委的张凯没有面子,他觉得这应该是一次探讨而不是讨伐。
“书记,恕我直言,经开区在干部管理上确实存在很大的制度性缺陷,通过前期的调研和班子的一起分析,我们觉得这几个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去尝试突破。”张凯顿了顿,顾维城给予了最坚实的肯定和支持。
“第一是选人难。现在的干部选拔说不凭简历不凭资历很难,在一些干部的任用上不讲论资排辈不可能,选什么样的干部基本上还是主要领导的一句话,或者说领导的话语权很重,因为实在找不出第二种既客观又公正,同时能排除人为干扰的办法了。任人唯亲并不完全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用什么样的干部才能听指挥,才能完全服从组织的安排,如果作为党政主官不熟悉这样的人用起来好用吗?很难说。但是只要是领导熟悉的人选拔起来了就会担上任人唯亲的这样一个责任。”
“第二就是用人难。书记你刚才批评我们提的干部交流这些不够大胆,但这确实隐藏起来的一个重要矛盾,很多的干部都是谋其位,而非谋其政,基层干部从一般办事员干到科级岗位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的年轻人都是在一个岗位上被消磨了意志,很多人讲体制内的人不容易创新,其实不是他们不愿意创新,而是被体制所限制,很多人的激情在岗位的静止后就随之消退了。一些老同志长期在领导岗位上,习惯了指挥,不习惯亲自干,而基层长期从事一线的干部又待遇太差,干劲不足,久而久之能干事的始终是那一点点有政治追求的少数人,这就是体制内经常讲的累死干事的,闲死看报的。很多单位的年轻骨干因为能干就长期放在一线上干,这些干部有机会调出和提拔的时候,单位领导就因为干事的人不多,所以不愿意放行,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也是很多单位人多但总说人手不够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三就是评价难。如何评价一个干部关系到了一个干部的成长和发展,但我们现行的关于干部考核和评价的东西都很主观,在现实中很缺乏操作性,能提拔的都是好同志,但如果提拔之后出现了问题,群众就会对我们的组织选人用人提出质疑,不管我们提出的责任追究也好,责任倒查也好,基本上干部选拔程序还是很规范严谨的,但最终出现了干部问题,责任到底在哪里?我觉得就是缺在了量化的评价机制上,如果我们的干部评价能更细化,更广泛,每件事、每项工作在每月、每年都能进行全面的评价,群众的认可度就可以在平时建立起来,干部的日常都会被记录在案,在某一个阶段出现了问题,就不会让他提拔到下一个岗位上,即使有问题也会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里,查起来也会很快捷简易。”
“书记,我想要改革,从岗位、职务、工资上都要进行彻底的改变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干事的人,不给好玩懒惰的人以空间。”顾维城很赞同张凯的分析,他觉得张凯找到了一些本质的东西。
“邓光同志、张凯同志,请市委组织部和经开区一起拟定一个详细的人事制度变革方案,形成专报报我,然后请常委们一起召开一个论证会,没有问题的话就提交常委会研究审议。这项工作不能拖,给你们一个月时间来研究。”顾维城对这次人事制度变革十分重视,他想如果这一步迈不过去,那其他的改革都无从谈起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