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五福临门 > 第三卷 康第一章 祥瑞多争

第三卷 康第一章 祥瑞多争

第一章 祥瑞多争

和帝二十五年春。甘南有祥瑞现世,空中有祥云笼罩,香气袭人,另有白鹤在空中盘旋不去,有农人耕地,从地中撅起一块石碑,上有“万世昌隆”四字。

地方上奏到京城,皇帝御览,龙颜大悦,便有人建议说当巡视地方,以显声威。

“人常说‘多事之秋’,我看这春天的事情也不少!”孙达一边整理书籍,一边有气无力地说着,语气中微有埋怨的意思。

“嘘,这话可不是能够随便说的!”罗清凤在一旁听了,吓了一跳,这可是皇帝说要外出巡游,你能够说这是多事吗?

“嗯,嗯,知道了!”孙达漫不经心地应着,“我这不就是跟你说说嘛!”

皇帝出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先不说前头要做多少的准备工作,就是这随行,也并不是像表面上那么风光的。

能够乘坐步辇马车的,只有皇帝以及皇帝携带的宫眷,她们这些随行的多半都要骑马,还是如同侍卫一样一路骑马,这样一路去到甘南,只怕腿都成罗圈腿了,更不用说途中的苦处,也只有去过的人才知道。

与别处不同的是,别的部门有这样的差事,最能够体现恩宠和表面风光,必然是不少人不畏辛苦抢着去的,哪怕只是在皇帝面前露露脸也好,可到了翰林院,却是人人推辞不及的苦差事。

翰林院那几位年长的第一时间就以“年老体衰”推脱掉了,再刨去那些声称不会骑马的,剩下的名额便给了罗清凤和孙达,给孙达的原因自然是她年富力强,且骑马的水平还不错,而给罗清凤的理由则是她身上还兼着太学尚书一职,反正都要跟去,不如顺便把翰林院的这个名额也顶了去。

知道这个原因之后,罗清凤哭笑不得,换个方向一想,其实也不错,至少可以把罗奶奶让她娶亲的心思缓上一缓。

蔡奶奶同意了帮罗清凤。自然是没有食言,但这个帮忙也是有时限的,罗奶奶这都忍了一年多了,急切想要看到罗清凤成家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差事倒是个好理由,可以让自己再多拖延一段时间。这般一想,罗清凤也就欣然受命了。

皇帝此次出行还要带上几位皇女,却又不愿意因此耽误了皇女的功课,便让太学的几位大学士也跟着去,如此一来,便算是两不误了。大学士多是真正的年老体衰,多需要人照顾,却又不能够带家眷拖累,便只有太学尚书可以兼职了。

这摆明了是要伺候人的差事让吴尚书和顾尚书乐得合不拢嘴,也是,一旦出行在外,大学士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时候比较多,连带着太学尚书也有了表现的机会。

太学的大学士多半都是身兼数职的,除了大学士的职位,还少不得要在轻省的部门有个闲职,而太学尚书则不同,若是不努力显露能耐。将来未必能够成为太学的大学士不说,还有可能被后来者取代。这次若非三人都去,说不定还要有一场竞争等着。

出行之前,太学的课还是要按时上的,却又比平日不同,多了躁动,课堂上光是那些容易不服管教的皇女就很让人头疼,更不用说还有几位自以为男扮女装很成功的皇子混入其中了。

赵大学士是一个严肃古板的老****,她最擅长的便是旁征博引地讲述历史。

而历史总是容易引起争执的话题,比如说宁国的覆灭故事。

宁国,原是南边儿的一个国家,它的末代国君并不擅长治国,不仅宠信奸臣小人,还封了一个贱藉出身的男子为皇夫,那位皇夫比宁国皇帝要大五岁,成为皇夫之后一人决断后宫事,宁国皇帝对他宠信非常,甚至为他做下了好些祸国殃民的事情,为他在宫中开集市,与他共坐皇位,允许他参与朝政等等。

若是这位皇夫是个好的,或者有能力的,也许会书写一个传奇男子的成功经历,可惜,他见识浅薄,最终引得宁国皇帝愈发荒yin无道,政治腐朽,让宁国产生了内乱,最终被邻国覆灭。那位皇夫也死于乱军之中。

“… …可见,男子参政是乱国之源!”

赵大学士义愤填膺地说着,如刀的目光刮过那三位皇子的身上,并不做停留,然而这句话的指代之意还是十分明显的。

罗清凤坐在一旁,略有些后悔,她若是早知道今儿赵大学士要讲这段历史,说什么也不要坐在这里旁听。

能够混入太学读书的皇子自然是得到了皇帝间接允许的,那三名皇子中有华贵夫之子十一皇子,还有两位年岁相仿与十一皇子作伴的十三皇子和十四皇子。

一节课上,除了十一皇子能够端然正坐,貌似一本正经地听课外,另外的两位皇子对这课似乎并不是很有兴趣,一张纸你写两笔我写两笔,还不忘挤眉弄眼,浅笑盈盈,似乎玩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