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祥。
1.生命是念念相续的灯火辉煌
释迦牟尼
公元1986年的秋天,我到镇江去看望同学史清。
那时我们刚毕业,同学之间的联系还是相当密切的。史清就陪我去看镇江的名胜古迹。
镇江的名胜古迹,说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三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北固山就是三国时孙权与刘备比剑的地方,现在那里还有一块中间裂开的试剑石,传说就是当年孙权与刘备各自暗暗许愿祈求苍天保佑,然后以剑劈石后留下的痕迹。
金山就是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水漫金山的地方。
传说法海和尚看到许仙后,就说是他前世的徒弟,硬要收他为徒,就把他关在金山上的金山寺里。白蛇娘娘一听这还了得,先是前来求索不得,后来被逼得大怒,凭空作法而水漫金山。但终究法力不如法海而败下阵来。这就是“水漫金山”的故事大概。
我们先是到了金山寺里,有意无意地我就去了寺下面的法海洞。没想到一看之下,竟然让我大受震动:传说中凶神恶煞般的人物,怎么竟然会是如此地端庄和英俊就像通常所看到的法相庄严的唐僧一个模样。
怎么会这样一座塑像就把多年来对传说的好感给彻底颠覆了。金山在古时候是在长江中的,曾经是非常有名的江中山。随着岁月的迁移造化,现在它已经和河岸连在一起了。
通常的说法,人们把金山的特点概括为“寺裹山”,就是说远远地就能看到金山寺,然后走近了才看到山。而焦山就正好相反,叫“山裹寺”,远远地看过去,你根本看不到寺庙,只是一派绿葱葱的山林树木。只是走近了才看到寺庙深藏其中。
那年我是第一次到焦山,但是却感到非常的熟悉和亲切,仿佛自己曾经早就来过这里一样。
当时的感觉真是奇妙,比如说,走到寺中,看到那些墙上的碑刻,实在是喜欢得不得了。每走到一处,就好象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结果事实真就像预感一样地灵验,真真地不可思议。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后来有幸接触到金刚经时,特别是读诵得越多,渐渐地,也就明白了个大概所以然了。简单地说来,生命并非是“人死如灯灭”,生命其实是念念相续的灯火辉煌。能够明白这一点,人生就最终得以轻松自在而无忧无虑了。而这一切,多亏了有金刚经。
金刚经的全称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应该说,我第一次知道般若波罗蜜,就是因为金刚经。
记得当时我按照南怀瑾先生书里的介绍,一遍又一遍地坚持每晚诵读一遍。
最后,真的就像南先生说的一样,忽然有一天读着读着,自己整个人就消失掉了。
说起来,也正是由于金刚经的神力,才使得我最终能够化险为夷,最终逃过走火入魔的凶险一劫。因为这本经中分明说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是说你要是平白无故地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形象,一定要记住,千万别得意也别自以为是。其实这并不是正道,而是不折不扣的魔道。
华严经里也有说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意思就是说,宇宙间的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人们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