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乾坤说书人 > 第二百六十六章:判决

第二百六十六章:判决

“嗯”

听此话语,姬鸣姜凰,二人眼神俱是一凝。

苏问这般说法,虽然还未图穷匕见,吐露真意,但也足够人看出端倪了。

陈泉李门之后,他还要将矛头,指向大周,指向皇室吗

他究竟想干什么

难道

姬鸣心中有了猜测,姜凰也隐隐有了答案。

但又难以确定,纵是能够确定,此时也无可奈何。

所以,两人只能一言不发,继续观望。

虚空大幕之中,苏问也继续叙说。

“何策”

“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世家,虽是天下之祸,社稷之害,但同时也是天下支柱,社稷栋梁。”

“世家不能灭,也灭不得,因为皇家本身就是最大的世家,若向所有世家举刀,那便是倒行逆施,不要多久,就会天下大乱,遍地烽烟,令这江山倾覆。”

“不能灭,灭不得,只能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再扶起一批,平衡天下格局。”

“这便是帝王之术”

苏问折扇一敲,沉声说道:“四方不臣,国势衰退,天子重病惨死,令大周皇室决意敲山震虎,杀鸡儆猴,再平天下格局,衡定各方势力,重稳江山。”

“如此,谁是鸡,谁是猴”

“如何敲山,如何震虎”

“思量许久,才有决定。”

“宁州李门,皇亲国戚,便是人选。”

“如此这般,大长公主亲身离京,先至孟州,斩除妖魔,再携孟州大胜之势,于文华盛会之时,驾临宁州,与李门为首的宁州世家展开博弈。”

苏问一笑,垂下目光,虽是预先“录制”的留声留影,但依旧迎上了姜凰与姬鸣的眼神。

“如何博弈”

“宁州乃文道圣地,自要从文道入手。”

“所以,才有之前,凰天楼的种种冲突,文华会的种种变故。”

“这些种种,都是皇家与世家之争”

“最终,皇家力胜一筹,李门全数落败。”

“如此,敲山震虎,杀鸡儆猴之事已成,李门低头让步,皇家也点到为止。”

“一场交锋,一场博弈,就此落幕。”

“但却不想”

苏问话语一顿,沉声说道:“收尾之时,变故横生”

“秦红娘强闯州府,击鼓鸣冤。”

“陈泉所做,李门所为,全数爆出”

“立时,风波再起,宁州震动,朝野震动。”

“天下世家,都在观望,看皇室如何处置,看李门怎样下场。”

“长公主欲依国法,秉公处置,定李门陈泉之罪,甚至将其明正典刑。”

“但陈泉乃是李门破局改命,蕴养潜龙之关键,李门怎能让他被这般处置”

“为救下陈泉,李门不惜代价,再做退让,再做牺牲,割出诸多利益,恳请皇室罢手。”

“如此这般”

苏问折扇一敲,目光投下,似透过虚空大幕,将姬鸣人身锁定:“形势骤转”

“当今皇后,李门次女,奉旨离京,驾临宁州”

“甚至还有一位大周皇祖,退位让贤的昔日天子亲至。”

“皇后驾临,皇祖亲至,这一桩无头公案,也瞬时有了证据。”

“原来,这是前朝余孽,精心设计,栽赃陷害。”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李门乃是无辜,全为逆贼构陷”

苏问一笑,反问说道:“一场风波,一场闹剧,就此落幕。”

“只是”

“浣花村灭门一案,当真是那些前朝余孽,大商逆贼所为”

“李门,当真是受人构陷”

“其实答案,早在心中。”

“皇室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既然心知,为何不宣”

“因为利益,因为大局”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

“庙堂蝇营,皆为名来”

“为救陈泉,李门再次让步,再做牺牲,割舍出大量利益,甚至愿意低头与皇室合作,为其鹰犬爪牙,打压其他世家,正合皇室敲山震虎,杀鸡儆猴之策略。”

“这是包庇李门之利”

“再看诛除李门之害。”

“李门被逼,绝境而反,天下世家必定人人自危,江山社稷必定隐患丛生。”

“包庇李门之利,如此之大”

“诛除李门之害,如此之重”

“这般,皇室如何选择”

苏问一笑,淡声说道:“自是利益当先,大局为重。”

“所以,皇后来了,皇祖来了,水露石出,真相大白”

“至于真相是否是真相,那根本无关紧要。”

“王法王法,乃是王者御民之法”

“为大局,为江山,为社稷,法度算得什么,公道算得什么,是非黑白又算得什么”

“王者御民之法,怎可反加君王”

“怎可为那所谓公道,坏我天下大局,江山社稷”

“幼稚小儿,才会如此天真,如此可笑,如此不切实际”

“王法,乃我之王法”

“公道,乃我之公道”

“大局,乃我之大局”

“天下,乃我之天下”

“江山,乃我之江山”

“啪”

醒木一拍,犹若惊雷。

苏问站起身来,冷声定道:“这便是王道,唯我独尊,君临天下之王道”

“”

“”

“”

“”

话声凛凛,久久不消。

对此,四野皆寂,无有回声。

无人敢言,无人敢语

王道王法,公道公法。

其中道理,谁人不知

只是不敢面对而已。

你以为凭这几番话语挑弄,便能让人热血沸腾,高声呼应

麻木,恐惧,还有安于现状,尚未受难的侥幸,让众人选择了沉默。

“哼”

沉默之中,唯有姬鸣冷笑,眼中满是不屑:“朕还当你有什么手段,原来是这等把戏。”

话语不屑。

为何不屑

因为这对他毫无威胁。

挑动民意,反逆王道

这确实是可行之法。

毕竟,王道乃人道之主,由万民之基铸造而成,挑动民意便相当于釜底抽薪,直逼根基要害,自能对王者造成威胁,甚至使其根基破碎,大位倾崩,身死道消。

上代大周天子就是一个例子,因为四方不臣,天下荼毒,百姓受难,罪业反噬真龙,以至于王道崩毁,天子身亡。

所以,挑动民意,反逆王道,确实可行。

但可行也要看怎么行

大周上代天子,之所以被王道反噬至死,是天下四方,积年累月之恶果所致。

换言之,想要挑动民意,反逆王道,以此令真龙泣血,天子绝命,起码要天下人汹汹积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若是随便一州一府,一县一地,有民成贼,犯上作乱,就要真龙泣血,天子绝命的话,这王道修法还算什么此世至强,唯我独尊,随随便便就能将他破了

所以,此法也不是绝对可行,起码要有一定的基础积累。

现在,苏问有这个基础,这个积累吗

没有

这里是宁州,不是云州,更不是孟州

九州祖地,尚在大周之手,虽然门阀世家,根深蒂固,但并没有宋氏那般画地为王,割据一方的潜龙,也没有妖魔肆虐,边境烽烟,总体而言还算国泰民安。

国泰民安,如何挑动民意

就凭这一点不公

知不知道有句话,叫做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就凭这一点不公,便妄想挑动宁州之民,沸反盈天,逆乱他大周王道

这不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吗

亏他还以为此人有什么依仗

原来

“这便是帝王之术,御民之法”

“世家,门阀,大族,豪强,方可谓之为民”

“黔首百姓,不过牧之牛马,也可谓之为民”

四方沉寂,不见回响。

苏问却不在意,自顾说道:“如此王道之下,李门屠灭浣花村之事,自是水落石出,黑白分明,铁证如山,不容辩驳”

话语之间,苏问目光转动,扫过四方众人,竟是文道:“诸位以为,皇室如此,是对是错”

“这”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骇然,不敢言语。

苏问也不在意,继续说道:“诸位不言,那便让我来代诸位说吧。”

“皇室此举”

“对也不对”

“错也不错”

“李门为恶,自然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