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诡三国 > 第3801章 北歌南炊困孤城,釜甑丝竹皆兵甲(

第3801章 北歌南炊困孤城,釜甑丝竹皆兵甲(

第3801章 北歌南炊困孤城,釜甑丝竹皆兵甲(加更)

秋风卷过原野,带着浓厚的尘土气息,掠过骠骑军连绵的营寨。

在邺城爆发混乱之前,在中军大帐内,赵云与张辽对坐,正在商议军事。

两人皆甲胄在身,虽未戴盔,但是眉眼之间的肃杀之气,并未稍逊半分。

他们面前摆放着一张颇为精细的邺城周边地形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

这些天来,邺城外围在斥候查探之下,构建出了这地图,但是邺城之内的情形,却依旧是知之甚少。

两人正在商议之事,猛然之间喧嚣传来,两人不由得都停了下来,侧耳倾听。

报!大帐之外的卫兵禀报,城内似乎有躁动!

两人闻言,相视一眼,便是立刻齐齐起身,掀开帐门而出,抬头眺望邺城方向。

速速取千里眼来!

张辽命令护卫道。

不知道多少人的呼喝之声混在一起,便是只能听到如同闷雷般的轰鸣,起起伏伏,越过城墙滚滚而来,夹杂着模糊的,分辨不清具体内容的呐喊,以及类似于某种器物撞击,或是碎裂的杂音。

紧接着,几处浓烟伴随着零星的火光窜起,在邺城南城上空勾勒出令人不安的轨迹。

这是真乱,还是假作,以诱我等?张辽皱眉说道,接过了护卫送来的望远镜,仔细观察。

赵云侧耳凝神,声音发自南城,杂乱无章……非是战鼓号令……

张辽也是细听片刻,又仔细观察着城头的动静,喊杀声有,哭嚎声亦有,但……子龙你看……

张辽将望远镜递给赵云,用手指着邺城上的城门附近,这城头戍卫,旗帜未见大幅移动,尤其是几处城门楼左近,守军阵列依旧严整,未见调兵遣将驰援南城的迹象……那边的城门也是……动的好像是中间的……要么就是北城之中的兵卒……

赵云一边看,一边思考着。他注意到,那喧嚣虽然听起来猛烈,但主要集中在南城一片区域,北城方向却异常安静,虽然近在咫尺,却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不像是诱兵……赵云判断道,若是曹军诱兵,目的必然是要你我趁乱攻城……那么自然应当是营造出全城纷乱姿态,再加些兵卒慌张的模样……至少应该在城头做出兵马调动,防御吃紧的模样来……如今城头守军……几乎没动。所以说若是仅以南城骚乱为饵……这饵,下得未免有些轻了。

张辽点头表示同意:不是诱兵,也不像是假作糟乱……这声响,高低起伏不定,前后纷乱……若是令兵卒民夫嘶吼,定然是较为死板单一……

张辽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看来这般情形,更像是南城内部生变,而曹军……似乎早有应对之策,故能如此镇定。

赵云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思索了片刻,来人!让陈军候带本部兵马去北城转一圈!抵近查看情况来报!

传令兵立刻应答一声。

片刻之后,便是有兵马奔出了营地,朝着邺城方向而去。

但是还没等军候领兵马抵达邺城城下,仿佛是为了印证赵云张辽他们二人的猜测,那震天的喧嚣声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骤然扼住,迅速地低落、消散下去。

火光也相继熄灭,邺城内外,恢复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比之前更加沉重。

张辽微微叹了一口气,看向赵云,脸上带着一丝未能抓住战机的遗憾,皱眉说道:陈长文手段了得……乱起骤,平亦速。这手段,果然老辣。

真是民乱了……赵云也是叹息了一声,只是可惜……

两个人都沉默了片刻。

又是过了片刻,前往邺城左近侦查的军候回来禀报,说邺城内的喧嚣已经大部分停止,城头上的防守未见什么松懈和破绽……

可惜了……张辽摇了摇头,和赵云走回了中军大帐。

赵云走到案前,目光重新落在那张邺城草图之上,手指轻轻点在南城区域:骚乱发于南城,平息亦在南城。北城未受波及,城头戍卫未动。文远,此间可见两点……其一,曹军核心战力未损,控制力仍在;其二,作乱者,明显不是军中之人,而是……南城百姓。

张辽也接口说道:此乱虽看似声势不小,却未能动摇邺城根本,甚至未能迫使曹军调动北城精锐……说明作乱者力量分散,目标不明,或是……轻易就被分化瓦解了……

莫须有也。赵云点了点头,南城人口众多,若真是万众一心,齐心作乱,纵有陈长文之智,出动曹军精锐恐怕也绝难在如此短时间内彻底弹压……如今看来,怕是其中……多有缘由……

两个人沉默片刻,都在脑海中推演着城内可能发生的情景。

有限的信息如同散落的拼图,需要凭借经验和逻辑才能去拼凑出大致的轮廓。

张辽率先打破沉默:寻常百姓,若非被逼至绝境,断不会行此险举……以某之间,恐怕是饥民作乱……然而饥民虽众,却如散沙。无领头之人,无明确之号令,无共同之目标,稍有镇压,便会溃散……

赵云表示赞同,曹军必然早有防范……若是某守城,也是会严控坊市,隔绝南北,便是断绝了民乱蔓延的可能……即便一坊生变,也可迅速封锁,不致波及全城。现在看来,曹军必然是……早有计划,南城稍有动作,便是立刻派遣兵卒弹压!

如此说来,张辽看向赵云,鼓动这些散沙般的南城饥民,怕是难有成效……即便我等在城外投射箭书,若无人组织,终究难成气候……还是要另想办法才是……

张辽的目光挪动到了邺城北城的位置上。

赵云也看了了过去,缓缓说道:邺城北城,地势居高临下,又是多属曹军军校,士族官吏多居……嗯……

赵云像是想到了一些什么,露出些思索的神色,猛然间抬头看向了张辽。

张辽眼中也是精光一闪,冀州士族!

赵云脸上露出些笑容,点了点头说道:某有闻,昔日袁本初身故之时,欲立谭者有之,欲立尚者亦是有之,由是有隙……今用此隙,正当其时!冀州士族,昔日或迫于形势,或为利益而归附曹氏,然曹陈二人,皆非冀州之人也!

张辽抚掌说道:甚是!如今城中,这些冀州人士,岂能心中无虑?他们家族根基在此,邺城若破,曹氏或可远遁,他们又能逃往何处?

赵云点头,思路渐渐地清晰起来:原先你我想得差了!南城百姓固然缺乏粮食,困于贫苦,然乌合之辈,易于煽动,也易于弹压。若是无人居中调度……难以成事!而冀州之人多有不同,此等之辈,或许掌握部分城防,或控制部分粮秣调配,或影响部分中下层官吏。若能使他们心生异志,哪怕只是消极怠战,暗中掣肘,对我军而言,便是莫大助力!

帐内的灯火微微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帐壁上,随着他们的交谈而晃动。

张辽说道:此策极妙……不过……要如何影响城中这些冀州人士?

赵云思索了片刻,文远可闻垓下之歌否?

张辽顿时恍然,子龙之意是……以冀谣攻心?

然也!赵云笑道,袁氏主之冀州时,多以田氏、沮氏为主事,而曹氏入主之后,冀州士族或免,或罪,或迁,多有受排挤者……

沮氏!对!还有崔氏,还有耿氏……张辽立刻反应过来,可令其速领擅乡音土谣者,吟唱于北!同时,我等亦可烹粮于城南!如此一来,城北以歌谣克之,城南以粮食诱之!虽无一兵一卒攻城蚁附,然胜千军万马强攻之!

赵云颔首,目光再次投向邺城方向,仿佛要穿透那厚重的城墙,看到北城里那些正在权衡利弊的身影。陈长文能镇南城之乱,盖南城民众涣散之故。若北城若生隙,则如堤坝蚁穴,其害在内,恐非武力所能速平,当是我军破邺之机。

第二天,骠骑军的策略开始调整了。

张辽带着兵马移动到了南城方向,然后在南城之外公然搭建草棚,然后在草棚之中挖掘土灶,埋釜做饭。

虽然说未必时时刻刻都刚好有风向,可以将烹煮食物的香气送往邺城南城,但是毕竟距离近了一些,射程之外距离,还是有很大的概率会让临近南城城门的人闻到的各种气息的……

果然,在张辽在南城外架起大釜,烹煮食物的香气借助偶尔的南风,丝丝缕缕飘向邺城南城之后,城头上的骚动与城内的窃窃私语,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迅速激起了涟漪。

很明显,这些香味导致南城城头上的守军明显产生了骚动。

香味,哦,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陈群耳中。他正在批阅文书,听闻此报后,不由得有些控制不住自身的平稳气场,手中的笔微微一顿,一滴墨汁落了下来,在纸面上缓缓晕开。

陈群放下笔,站起身,走到厅堂门口,望向南城的方向,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他能想象那场景带来的冲击。

张文远……竟用此等攻心之术……

陈群低声自语,眉头紧锁。

这比直接的刀兵相见更令人棘手。

刀兵可以格挡,谣言可以禁绝,但这随风而至的、实实在在的食物香气,如何能挡?

它无声无息,却比任何呐喊都更具穿透力。

陈群迅速召集幕僚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