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晓棠的记忆中,谢知县是从来没出过疏漏的人。纪二老爷说起谢知县,从来都赞不绝口,说谢知县是大才,做事最为周密。
“看着不像普通人家的,竟有些宫里的派头。”
纪二太太和谢夫人一直在说话。两人早就注意到了纪晓棠和谢怀瑾的小动作,竟然也故意放慢了脚步,等两个孩子过来了,两个做娘的才会心地交换了一个眼色。
纪晓棠让谢怀瑾帮她的忙,多注意县衙的事情。别的事情纪晓棠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江庆善。
两个孩子两小无猜,相处的这样好,再没什么比这个更让她们高兴的了。
纪二老爷是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而且这也是她的希望。只不过……
小威远候似乎并没有看到程嬷嬷,径自就要从程嬷嬷的身边走过。
纪晓棠回到跨院,谢夫人已经让人准备了一桌上等的席面。纪二太太和程嬷嬷都坐了客座,纪晓棠和纪晓芸在纪二太太下手坐着。
“好。”
她明天就要去纪家,更是跟这些事情再也没有关系了。
两个孩子商量好了要紧的事,这才加快脚步,跟上了纪二太太和谢夫人。
谢知县将程嬷嬷的举动都看在眼睛里,目光微微一暗。
还有祁佑年,为什么她越是回想,就越是觉得与祁佑年似曾相识?
“放心,晓棠,我明白。”
但是纪晓棠话到了嘴边,却又改了口。
“方才的是府内的亲眷?”小威远候询问的声音顺着微风传到了程嬷嬷的耳畔。
可是,谢伯伯几次落在她身上的目光,那是她装着没看见,却无法忽视的。谢伯伯的目光隐蔽且带着探寻。谢伯伯想从她这里得到什么呢?
“我不会说。”谢怀瑾立刻就道,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担忧。
纪晓棠并没有察觉谢怀瑾的心情,她突然想到了,方才的小侯爷究竟是谁。
“包揽讼事?”谢怀瑾也微微吃了一惊。
传说中,小威远候祁佑年少年英俊,在军中有兰陵王的美誉。
直到再也听不到脚步声,程嬷嬷才慢慢地吐出一口气来。
这一代的威远候膝下有三子一女,嫡出的一子最为年幼,算起来今年只有十六岁,却已经随父兄在战场上历练过,斩获了军功。
“并不认识。不过看着派头实在不小。”程嬷嬷淡淡地摇了摇头。她在宫中多年,经历了不少的风浪。能够活下来,有今天的体面,头一件事,她管得住自己的嘴。
还有谢伯伯,今天的谢伯伯有些奇怪。
一顿饭大家都没怎么说话,但都暗自欢喜。
刚走过一道月亮门,竟与谢知县一行人走了个面对面。
“暂时不要让谢伯伯和伯娘知道。谢伯伯最近要忙的事情太多了,等跟我爹爹说了,我爹爹再酌情跟谢伯伯说。”
谢怀瑾听纪晓棠要他帮忙做事,不仅一点儿也不为难,反而十分高兴。
“你尽管来我家找我爹爹,他就算没工夫做别的,这个工夫总是有的。……我爹爹上次还夸了怀瑾哥哥,说怀瑾哥哥的文章做的越发好了。”
再看这位小侯爷的年纪,以及相貌,除了那一家再没有旁人。
“晓棠,你说。”
谢怀瑾期待地看着纪晓棠。
因此如今朝中拥有侯爵的人家并不多,能够让谢知县如此谦恭下礼,且有如此威势的,最多不过三家。
方才的人,就是祁佑年吗?究竟有什么机密要紧的事情,要祁佑年亲自来到清远?
“哦。”
“是贱内的远房亲戚,从县中路过,暂居在此。”谢知县的声音道。
“晓棠,”谢怀瑾答应了纪晓棠,随即脸就微微有些发红,“我父亲最近公事忙,连我的功课都没时间理会了。不知道纪叔叔……嗯……”
程嬷嬷从谢夫人的跨院出来,就由小丫头陪着往她暂住的客院中来。程嬷嬷爱清静,谢夫人选了最僻静的客院给她暂住,正好紧挨着芍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