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子侄,说这些未免太过见外了。”
说到了县试,谢知县就又问起纪三老爷来。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纪三老爷苦读,要明年参加考试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县衙。正是年底,衙门事情繁杂,但是谢知县还是忍不住上门来询问。
“一个秀才还是有些把握的。”纪二老爷说着话,就取出厚厚一沓的文章来,“河间府县试的考官是周青川无疑了。周青川素来最喜华丽的文字。我将他历年所做的文章搜集了一些,怀瑾可以着意参详参详。”
“这又何必,别人不知文敏兄,我还不知吗。”谢知县就道。
谢知县就先跟纪二老爷说起谢怀瑾参加县试的事情。
“一窍通,百窍通。有如斯父兄,文达又怎可能是池中之物。”谢知县就道。
“媳妇怀了身孕,虽一开始有些不稳,现在母子康健。求祖宗保佑他们母子平安……”
纪二老爷还让纪三老爷又额外在纪老太爷的牌位前多磕了三个头。
纪二老爷就点头。
参与科考,不仅要有真才实学,了解考官的好恶也非常重要。
门上的人进来禀报,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就没拿主意,而是来问纪老太太。
谢怀瑾早就站起身,闻言就向纪二老爷行礼。
“父亲可以放心了,三弟长大了、懂事,有担当,且肯读书了。父亲在天有灵,就请保佑三弟吧。”
谢夫人这句话,差不多就是表明了提亲的意思。
“我有了身子,不能操心。后宅的事情还真是多亏了她替我料理。不是我夸自己的孩子,她虽年纪还小,却最知道体贴人。换了别个她这年纪的女孩子,谁耐烦理这些事呢,还都是为了我的缘故。”
好在还有纪二老爷。
……
转眼就到了新年,大年初一纪家祭祖,纪二老爷要在祖宗们面前汇报的事情相当多。
“是啊。”纪二老爷就叹了口气,然而神态和语气都是欢喜的。“只要他肯读书,不堕了父祖的遗风也就够了。”
“其实再等两年也无妨的。”纪二太太也有些心疼谢怀瑾。“就像我们家三老爷,他如今这年纪,若是放在咱们这样的人家似乎有些晚,可若是在平常的人家,也就极合适了。”
“老太太,是见不见呢?”
说到纪三老爷要参加县试,因为谢知县就是主考,因此纪二老爷还跟谢知县开玩笑地说了句要避嫌的话。
其他年份的考题纪晓棠也有些印象,但要说到十分把握,就只有明年。
顾老舅、江氏一家,连同回娘家拜年的顾霞儿、江兴龙一起来了。
谢知县就翻看了纪二老爷搜集的文章,一面忙就让谢怀瑾向纪二老爷道谢。
纪二老爷赋闲在家里,就很关注科考。明年的县试考完之后,纪二老爷就拿到了全部的考题,还做出卷子来,让纪晓棠都试着答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