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签到仙武世界,打造气运神朝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老僧老道,书生饮茶

第一百二十六章 老僧老道,书生饮茶

  好不热闹。

  听说京城各大客栈,如今都是人满为患。

  一间普通的客房,价钱涨了快有三倍有余。

  即便如此,仍是供不应求。

  靠近城门的官道旁边,有一座临时支起的简陋茶寮。

  爷孙两个人忙活着,烧水煮茶。

  一文钱两碗,两文钱五碗。

  一身儒雅风度的年轻书生,似是赶路很久,风尘仆仆。

  他走进茶寮,挑了张桌子坐下,轻声道:

  “店家,来碗茶水!”

  正午时分,日头毒辣,酷热无比。

  过往的行人,大多都会花上几文钱,买两杯解渴的凉茶。

  虽然说,生活艰难,可一文钱、两文钱倒也没什么舍不得。

  “好嘞。”

  满脸皱纹,显得朴实的老人手脚麻利,很快就端着茶水送过来。

  出于市井小民的习惯,他偷偷打量了几眼,瞅着这位书生不像是寒门学子。

  举手投足,气度不凡,反倒更像世家中人。

  可那些门阀公子,怎么可能对自己态度温和?

  又怎么可能,喝得进这味淡粗劣的廉价茶水。

  这些疑问,只是流转于心间,瞬间就散去了。

  茶寮老人也未多想,见到又有客人进来,连忙迎上去招呼。

  “想不到上阴学宫,竟然让左司业前来观礼,可真够给那位大周皇储面子。”

  一名清瘦道人不知何时,出现于茶寮里。

  那忙活的爷孙俩,周围的行人。

  皆对其视而不见,仿佛并不存在。

  “无涯子道长客气了,气运鼎盛的当世真龙,谁人不想见上一面。”

  那书生抿了一口粗茶劣水,却也甘之如殆。

  “话说回来,道长怎么也静极思动,走下紫霄宫的九重环岛,踏足凡尘俗世?”

  清瘦道人鹤发童颜,眉眼平静。

  右手握着一把拂尘,淡淡道:

  “神州大劫当前,贫道迫于无奈,只得出山。”

  书生笑了笑,摸出两枚铜钱,说道:

  “听闻紫霄宫遭了大劫,晚辈请道长喝杯茶水,去去心头的杀意。”

  清瘦道人摇头不语,眸光闪烁,透出若有若无的精纯紫芒。

  “两位施主,一起搭个座如何?”

  两人本来相对而坐,却又插进来一个富态的和尚。

  如弥勒佛一般,逢人便笑。

  背上搭着鼓鼓囊囊,充气似的大布袋。

  “和尚,怎么你也来了?”

  清瘦道人瞥了一眼,皱眉问道。

  “你能来得,我就来不得?对了,听说紫霄宫那一池气运金莲都凋敝了。”

  那布袋和尚笑如弥勒,看着亲切,可说话却是夹枪带棒,字字扎心。

  “啧,千年积攒下来的家底都被败光了,你不躲在九重环岛清修,还敢乱跑。”

  清瘦道人左手按在桌面,轻轻叩击两下。

  如洪钟大吕撞响,声音夹杂其中:

  “须弥山又好到哪里去?这一代可有能进三千狮子林,获得大乘法门的佛首?”

  “要是我记得没错,近百年来佛门最出众的人物,是摩诃无量宫的拔思巴,那位密宗之王,再世活佛,元蒙帝师,与须弥山没有半点关系。”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门庭凋敝至此,布袋和尚,你还笑得出来?”

  那肚皮圆滚,袒胸露腹的富态僧人,笑容凝固了一下,转而回敬道:

  “紫霄宫确实有俊才,那又如何?还不是死在大周皇储的手里。”

  这一僧、一道,争锋相对。

  书生默默饮茶,作壁上观。

  等他喝完两杯粗茶,把桌上的两文钱放进茶碗。

  “老丈,这是茶钱。”

  “两位前辈息怒,道家无为之人,佛门清静之地,何必动肝火呢,我这里还有一文钱,请你们吃杯茶水。”

  书生像是和事佬,好声好气说着。

  清瘦道人叹息一声,摇头道:

  “左司业养气功夫深,无法是大周皇储还没有把矛头对准上阴学宫。”

  “紫霄宫,魔门,两座圣地吃了瘪。”

  “真以为你们能置身事外?”

  “老道多说一句,飞龙在天,大势已成,若是压不住,你我道统都有覆灭之危。”

  布袋和尚出奇没有反驳,弥勒佛似的笑容略微收敛。

  “道长,你可知我五年前,其实来过天京雄城。”

  书生笑了笑,忽然说起毫不相干的事情。

  “那时候,城门口也有一家茶寮。”

  清瘦道人眉头皱起,不解其意。

  “这块地方人来人往,做点小本生意其实很合适。”

  “但,除非你与城门的甲士说好,分他几分利,然后打点附近的帮派地痞……否则做不下去。”

  “卖茶、卖水,本来就利薄,弄了那些,生意就要赔本。”

  “我五年前坐在这里,那家茶寮给一家小帮派砸了,老板向城门的甲士求救,却没人理会。”

  年轻书生似是感慨,低头望着茶碗里的两文钱。

  “今天,我坐在这里喝了两碗茶,也没人过来打扰,很是安静。”

  清瘦道人眉头拧得更紧,沉声道:

  “左司业,莫要以一人一家,一朝一代之小事,耽误代天行道,维持秩序之大事!”

  “历朝历代难道没有出过明君?可该亡的,不照样亡了。”

  “那大业第三任天子,仁德施政,爱民如子,还不是被上阴学宫屠龙了。”

  年轻书生移开目光,腰间悬着的春秋印飘来飘去。

  他从里面摸出一枚铜钱,笑着说道:

  “天京城中物价颇贵,能省则省,下次有空再请两位前辈喝茶。”

  清瘦高人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布袋和尚双手合十,诵着佛号消失不见。

  茶寮之中,那张桌上。

  转瞬之间,便剩下书生一人独坐。

  “一人一家,一朝一代,哪里是什么小事。”

  他捏着那枚铜钱,轻声说道。

  ……

  ……

  翌日。

  四月初八。

  六辰值守,最宜龙相。

  坐镇东宫的赵穆,身着衮龙袍,头顶十二旒冕。

  他望向万里无云的高远天穹,心想道。

  今日登基,自己要杀几个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