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 最新永久域名: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五亩土豆全都挖了出来。
  王贲拍着胸脯表示,没有遗漏半颗土豆。
  王绾李斯等人也没闲着,一次次的清点核算。
  最后给出个大概的数字。
  亩产三十四石左右!
  当然,这只是他们大概的估算,其实也相差不大。
  这是个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的数字。
  别说王贲他们,便是早早有心里准备的秦始皇也是满脸激动。
  白稷没有吹嘘!
  说亩产三十多石,那就是这么多。
  这都是真的,那其余事能骗他们?
  有什么比亩产三十四石的祥瑞还夸张的?
  没有!
  就算白稷现在告诉他们,这土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也会点头相信。
  实际上……好像也差不多?
  好在有玄鸟卫的帮助下,速度快了许多。
  后续的作物也悉数都摘了下来。
  稻米,玉米,辣椒,番茄,西瓜……
  特别是西瓜!
  一颗颗重的很。
  实乃是消暑解渴必备水果。
  比桃子橘子什么的,好吃多了。
  因为嫁接等技术的不普及,秦朝很多水果的口感味道都不如后世。
  吃过野桃子的就知道,有些酸涩的很。
  秦始皇就很好西瓜这口,又沙又甜。
  大中午的来上半颗,不要太过瘾。
  上次看到白稷用汤勺挖着吃,他也这么学。
  还别说,半个都是他的,吃起来更爽!
  蒙毅和李信则是分另外一半。
  皇帝嘛,肯定得有些特权的。
  切开成块吃起来对秦始皇十分不太友好。他留着络腮胡,吃完后胡须都有些黏,很不舒服。
  还是用勺子吃着爽!
  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可算是全都收割清点好。
  李斯拿着份清单,手都在哆嗦。
  要不是他亲自核算的,他都不信这是真的。
  “如何?”
  “稻米亩产十石!”
  说的就是水稻。
  白稷就种了一亩地,脱粒脱壳都是直接用仙法而成。舂米的法子他是有的,但他懒得做。
  要不然他会只种这么点?
  秦朝时期水稻自然是有的,还是主粮之一。
  不过,主要种植在巴蜀等地。像是关中地区因为气候土壤的缘故,主要耕种的还是粟米或者麦子。
  水稻产量天生就比较高,亩产三石至五石不等。
  像这里足足有着十石!
  全都是连带着稻梗都收了起来,还没脱粒。这是王绾和李斯抽调了样本后,往少里预估的数据。
  按照白稷的算法,应当有个十一二石的。
  好好伺候耕种,更是远远不止。
  “玉米,亩产十一石!”
  玉米有两亩地,两亩皆是差不多。
  他们测重都是去掉桔梗,只算玉米的纯亩产。
  和水稻差不多,也是相当不错。
  其实玉米要比土豆更好些。
  玉米晒干脱粒后,储存的时间可不短。
  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在半年以上。
  另外也能做成棒子面儿,熬粥做窝头都可以。
  纯棒子面窝头口感还行,关键还抗饿。
  李斯每报出来种,都会引起片哗然沸腾!
  这些个大头兵一个个眼睛都红了。
  双手挖土挖的破了皮,没有人叫苦叫疼的。还比着谁挖的快,谁挖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