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成功的把失败时间,从最开始的一个时辰,延长到后来的二十天。
简单的说,它的监测范围,大致和金丹初期真人相当。只是金丹初期真人看不了那么深土层下的东西,最多三五十丈罢了。
于是,在制造虚影之余,李奕除了观看影像,就是仔细研究自己监测范围内,地形、地貌、水文、天气、矿脉、物产等资料。并且,对那些灵石矿脉、灵草产地、修士坊市、世家门派、重要城市等等,进行分类,按重要性排列成三六九等。
这些天观看影像的经历,恰好证明了他的这个推测。
每做几个虚影,他就会过来看看。
随着这些东西研究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精,李奕头脑中,慢慢出现了一张图。这张图上,用红点标示出了需要布置虚影的地区。红点后面,还附带着一个数字,数字越小,代表重要性越高。
修真界有一些类似摄像机的东西,可以把画面保存下来。可以是法术,可以是阵法,也可以是器物。
好在修行界的东西,就是高大上。四五百个画面,每个都可以无级放大,一直放到比真人还大,也毫不失真。
李奕不得不从狂热的制造活动中,抽出一点时间,查看他那薄薄的一层监测网。说那层监测网薄,还真是薄得可以。
只不过,那边的情况,和巫语山正好相反。妖修的信息没有收集到多少,人类修士损失却很大。
通常,都是由筑基大圆满修士来做类任务的。
但是,好运气总是有个限度的。李奕刚刚把那薄薄的一层监测网布置起来,上头就发来传讯符,要他们打起精神来。妖修大规模的入侵,可能就要开始了。
然后,就是研究可能进犯的妖修,种类、习性、实力、矛盾等等,甚至包括和人类交往的情况。
要知道,随着地形地貌的不同,妖修潜伏的难易程度也不同,行进速度也有差异。因此,它们可能选择的行进路线,是有规律的。也就是说,一百只妖修过境一万里的边界,不会隔一百里一只,齐头并进。它们必然还是组成一队,沿着一条它们认为最安全、且可以快速推进的道路通过。
不过,短短三年,他就接到了新任务:深入敌后,进行探查活动。
前前后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有十几名金丹期妖修,因为李奕的通报,被伏击而死。
这种战损比,不要说偷袭战,就算是实力相当的两支队伍,硬碰硬的进行生死大战,通常也不会有这么高的陨落比例。
另外,妖修并不是为了移动而移动,它们的最终目的地,还是人类的重要目标。不论它们从什么地方出发,最终还是要移动到那些重要目标附近。而且,越接近目标,它们可以选择的通行道路,就越少。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头几个月,改动情况比较剧烈,越到后来,改动就越小。最后两三个月,基本是按案头作业的预计埋放的,没有进行什么改动。
总部的看法是,虽然不知道李奕具体是怎么做的,但他的监测区,一向是做得最好的,证明他在这方面有一套。现在,把他推到妖修区域,完成探查任务,一样也会做得很好。
但是,起到的效果,李奕估算了一下,大致达到了七八成的样子。
但是,那片区域,偏偏是在最前线,而且是最方便妖修通行的地方。这其实相当于让妖修可以选择的进攻路线,陡然少了一小半的样子。
不过,这也难不住他。
考虑到他身份特殊,前程远大,所以,不像一般的筑基修士那样使用。对他的使用,有点准金丹真人的味道。
李奕的工作,就是在金丹真人出动之前,对前期情报作最后的核查。这种核查,分两处进行。一处,当然是像李奕这样,直接到目标地点,进行确认。另一处,则是在金刚门总部,对情报进行案头作业。
相比之下,金丹真人要金贵得多,战损比却和筑基修士差别不大,所以,现在派遣过去的人员,以筑基修士为主。只有前期情报搜集比较充分、形势较为有利的情况下,才会派出金丹真人,作进一步的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