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领头的人回应道:“陆令君被罢官,大家都不知道接替陆令君的满宠会是什么样的人。与其在那里提心吊胆,不如干脆来找陆令君。大家都说,跟着陆令君就肯定不会饿着肚子。”
老实说,陆仁这也是忽略了一些事,而现在的这种场面也并不夸张。其实在原有的历史进程之中,曹操最初在施行屯田制的时候,诸多的流民百姓也都是怀着一种不安的心态来对待的,以至于逃亡的人都不在少数。后来还是有人劝谏曹操不要用强硬的手段去逼迫流民,改用怀柔的温和手段引导,这才使曹操的屯田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陆仁当场愣住,但也在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仔细的去扫晾了一下来的这几百号人。几年了,陆仁几乎一直都是在和各式各样的流民打交道,所以此刻一眼就能看出来来的这些人全都是些普通的流民。而且这七、八百号人中,基本上是男女老幼都有:
“说要见我?”陆仁被闹了个莫名其妙:“几百号的人要见我?什么情况?哎算了算了,在这里磨嘴皮子也没什么意义,小兰你带我去看看。”
再说陆仁现在的手边也确实很缺人。萌村也就那么六百来号的人,虽说由于是糜贞、甄氏姐妹因为一些原因而带来的人丁的原故,近五百人是青壮劳力,但真要做些陆仁想做的事情出来是肯定不够用的,没看见陆仁搞个养鸡养鸭的养殖场都还去召募了一些农妇来?现在忽然来了这么多的人,陆仁想做的一些事就不怕没人手了。
“啊!?”
“你、你们不在自己的屯里好好的呆着,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
建安三年的三月,曹操按计划出兵攻打张绣,没费什么劲就把张绣给围在了穰城……但这和陆仁没啥关系,陆仁这会儿正在萌村的某块草皮上悠闲的晒着太阳。
这样的一个村落,和那些动不动就几千人的屯田点根本就没法比。而陆仁那么多的民屯都管下来了,要管好这样的一个村落根本就是游刃有余。规划安排下去之后,陆仁基本上就没了啥事,所以这会儿才会悠闲的在草皮上晒太阳。
成为豪强?陆仁可真没那个胆子,因为陆仁知道老曹一向是打击豪强的。不过成为一方乡绅,在奉公守法的前题下带领村民致富到是可以的。而突然一下来了这么多投奔自己的人,你陆仁不收留下来好像也说不过去。
陆兰喘了几口气,连连摇头道:“不像是盗贼之流。不过村外来了好多人,看那样子至少也得有个七、八百人。阿诚和阿信怕有万一,所以已经带着村中的青壮去拦住了他们,而他们那些人到了村口就说想见大人你。”
陆仁不是笨人,愣过之后再和这些屯民……或许现在又该称他们为流民,反正挑了几个人出来交谈了一下之后,陆仁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对此,陆仁也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但也明白在那样的时代,穷苦的流民百姓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其实是很正常的事。而与史料中的所记载的那些人官员不同的是那些官员是调任,陆仁却是被罢了官,换句话说陆仁这是有要成为一方豪强的节奏。
也许是陆仁在许昌周边各屯屯民中的口碑确实是太好了点,自这七百来号人抵达之后,之后的数日之中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流民从原先所属的屯离开,转而来到萌村投奔陆仁。但这种事一次两次的可能还好说,次数一多陆仁也是冷汗直冒。这要是被官方误以为陆仁是有点什么举动,信不信曹操立马就会派兵来把陆仁给灭了?
本来按照当时的制度,村落其实是有乡老这样的吏员来监管的,但有个陆仁蹲在这里,那些乡老什么的吏员哪敢放肆?不过陆仁也没为难乡老吏员,让他们统筹好户籍之类的东西之后,就表示会按时交纳相应的税赋。至于徭役,陆仁表示会用钱去摆平。总之还是那句话,没必要的话陆仁不想惹来些不必要的麻烦。
领头之人跪在地上向陆仁道:“陆令君你不知道,前些天我们这些人知道令君你因为犯了点错就被罢官之后,大家都说陆令君这么好的官,就因为那么一点点的错就非要被罢掉官吗?别的屯我们不知道,反正我们那一屯里的这几百号人都没了心思。大家合计了一下,都决定到这里来投奔陆令君。”
另外在史料当中也有着这样的记载,就是有那么一些的地方官员,因为在任的时候很照顾境内的百姓,使百姓们都能够安居乐业,结果在这些官员在调任到别处的时候,境内的百姓竟然要迁居去官员调任的地方……陆仁现在其实就近似于这种情况。虽说陆仁在许昌进行屯田其实只有一年多点的时间,但陆仁对屯民们的多加照顾,以及对农业知识的精通,已经在屯民的心中竖立起了连陆仁自己都不知道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