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说到这里陆仁扭头看了看那边被抄出来的东西,之前的话还说得有条有理的,但这会儿却不再那么文绉绉的了……说实话那番话单是措词就让陆仁觉得很累:“那里的东西能不能还一些给我?其实有很多并不是我自己的,而是糜家小姐寄放在我这里的东西。还有那几枚玉饰,是某位小姐送给我和婉儿的留念之物。”甄氏是不能直说出来的,不然可能会惹来些不必要的麻烦。
孔融抱着大酒坛子,上上下下的扫晾了陆仁一番之后笑道:“美酒佳乐之中,与诸士谈辞论赋,此吾之愿也!新酒启坛之际,融一定到场置酒。”
陆仁一本正经的回应道:“法当严行,国乱方可速平!”
说明一下,贬不贬为庶人可是很重要的,贬为庶人就意味着不再是“士农工商”中的士人阶层,换言之就是再没有出仕为官的资格。用后来的话说,就好像是科举制里的秀才,如果连秀才都不是,那就是连应考的资格都没有。要是搁到现代社会,就好像是考公务员需必需的文凭。
众人各自领命再纷纷散去,说实话今天的事确实让很多人都很难堪,都不好意思再杵在这里,可以溜的话当然是赶紧的溜之乎也。
曹操有不悦之意,陆仁的心里是马上就有了底的。再略加思索,陆仁就向献帝刘协毕恭毕敬的回应道:“陛下隆恩,草民(因为没了官,所以是以草民自称)诚惶诚恐!但请陛下明鉴,我大汉政失于宽已久,以至于今有诸贼祸乱天下。正所谓乱世当用重典,曹公如今治政,就当以严刑峻法来拔乱反正,助陛下重振汉室江山。
向皇帝磕个头再把官捞回来?听起来是不错,可陆仁留心的却是曹操为什么要犹豫,脸上为什么会有不悦之意。
这次的事,陆仁和曹操都是知道隐情的当事人,彼此之间心照不宣,陆仁也很清楚曹操其实并不想罢免自己的官职,当时也实在是被闹得没办法才这么做的。按说献帝刘协出面说要恢复陆仁的官职,曹操应该高兴才对,可为什么会面露不悦?
当初献帝刘协找陆仁去当玩伴打篮球的时候,陆仁就担心过这样的事,因此对这一类的事那是格外的小心加敏感,以至于陆仁经常借着要督促屯田,在诸屯中巡视的借口来规避掉上朝的事。
陆仁开头的话还让众人觉得挺不错的,可后面的话说出来就让人们觉得哭笑不得了,献帝刘协和曹操也同样是如此。献帝刘协很无奈的摇了摇头,复又向陆仁道:“陆卿你又何必如此?”
抄家的事已经结事,在场的官卿再被献帝刘协拿话一砸,全都默然无语。而献帝刘协在环顾了一周之后向曹操道:“曹爱卿,今抄籍已毕,观陆卿家产之寒薄便足以证明陆卿绝非贪墨,仅仅只是无心之失而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陆卿久负辛劳功绩颇著,数年来又从未得爵赏,今稍有过失就罢其官、籍其家,行之过矣!朕意原其过并复其职,曹爱卿意下如何?”
献帝刘协最后是叹了口气:“也罢,依律将陆仁罢官,但不必废为庶人。至于陆卿的家产,将宅院籍没即可,其余的钱粮衣帛尽数归还。此事到此为止,其他的涉事之人亦不再追究……曹爱卿,你意下如何?”
其实这个事说穿了也很简单。在这么多人的面前,献帝刘协让陆仁官复原职,那么这份人情是献帝刘协的,曹操却没什么份。再以当时人们普遍的观念,往小了说陆仁这是受了皇恩,自然要对皇帝感恩戴德,然后当然要对皇帝尽忠。看上去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可曹操呢?还有个曹操夹在中间!陆仁要是谢恩复官,那么在曹操看来会不会是陆仁就此便倒向了献帝刘协的那一边?
这回献帝刘协可真的是不高兴了:“陆卿,你虽被罢官,但朕与你仍为布衣之交。朕闲暇之时,仍望你能入宫伴朕球戏。这金符你还是留着吧,此事亦不违律法。”
献帝刘协是个相当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这个时候再争下去既无意义也没用处,所以只能是摇头叹息:“罢了罢了,诸卿都各自归府吧。陆卿你也不用这么快就迁出官坻,等曹爱卿将田宅赏下之后再行搬离亦无不可。到是朕难得出宫一趟,正好这院中颇有美酒,朕想在这里使陆卿再陪朕小饮几杯,其余诸卿就不必作陪了。”
孔融奇道:“我知道青果酒肆是投奔在你这里的糜氏所设,但酒肆之中不是只有各类的果液吗?”
往大了说,献帝刘协这也是在找机会在拉拢人心,至少也是在竖立起一个有德君王的形像。今天要是把陆仁拉起来了,那么日后或许就能够拉起来其他的人。而这样的事,陆仁很清楚可不是曹操愿意看到的。要是自己不知好歹的接了献帝刘协的招,那么回过头来,曹操会不会接着来对付自己?献帝刘协只是个傀儡,但曹操可是个实权人物!
“这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