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二百零九回 又来故人

第二百零九回 又来故人

在现代社会里医生是个不错的职业,但在那个时代社会地位是“士农工商”,走仕途的士子是最高级的平民,而且还有机会当官,社会地位就能更高一些。而“医”是排在“工”这一级,属第三等,社会地位是有些偏低的。华佗会想重归仕途,其实也是无可厚非。再说在陆仁看来,重归仕途求官问职和华佗的医德也并不冲突……说句难听点的话,在现代社会里许许多多有钱的人,到后来还不是想弄点什么事出来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由商入官的人又哪里会少了?

建安二年九月,曹操发兵攻打袁术,把袁术打得逃往淮南,曹操则是在寿春那里呆了一小段的时间。后来南阳、章陵一带发生叛乱,重新归投到张绣的旗下,曹洪打了几仗没占到便宜,曹操只好于十一月再征张绣。就这样打啊打的,直到建安三年的正月,曹操才回到了许昌……

陆仁心说不对啊,这几年陆仁一直是在兖州这里屯田种地,大名头不敢说,一般般的名声还是有些的,那华佗怎么会说怕是搞错了人?

如果是别人来找陆仁求个推荐,陆仁只怕理都不会理。但华佗来找陆仁帮忙,这个忙陆仁到是会帮一下,而且陆仁当初在华佗那里养伤的时候就知道华佗其实通晓经学,而通晓经学可是那个时代士子为官的一个重要条件,真要推荐上去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至于华佗被推荐之后会是什么样子,那个并不在陆仁的能力范围之内。

不过陆仁轰人的话到底还是没说出口,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之下,随意的轰走前来求见的人会显得自己很傲慢。若是再有所传扬,那以后和人打交道就会有些不方便。所以陆仁还是皱着眉把名刺接了过来,脑子里也准备设想一下等会儿如果委婉拒绝对方的事。

但这种事本身就不是陆仁能够有点什么的,而且诂计到那个时候陆仁早都穿回去了,想管也管不了的说。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陆仁的举荐也许能让华佗成为朝庭的官,而非曹操的官,那也许就能够有点什么变化也说不定。这里还要说明一下,朝庭的官和曹操的幕僚可是两回事,至少在现时点是两回事。就算是曹操自己,在官职上其实都是有朝官与外将的两重性的,再往后的诸葛亮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这么说吧,华佗的这种情况到有点像蒋光头。一般人们称呼蒋光头都会叫他的常名“介石”,但是蒋光头正式的官方姓名却是“中正”,甚至当时还有一款制式步枪都用蒋光头的官名来命名为“中正式”。

所以这会儿陆仁对华佗是满口答应,同时还邀请华佗就在自己这里先住上一段时间再说。而按陆仁现在的想法,并不是把华佗直接推荐给曹操,那样的话未免有点直接坑了华佗的感觉。所以陆仁是打算按正规的程序,把华佗举荐到毛玠那里去。毛玠现在是司空府东曹掾,帮曹操主理着选拔人才的事,而毛玠的为人正直清廉,华佗要是过不了毛玠那一关也怪不得陆仁。

但就是这一下,陆仁看到了名刺上的名字,人当时就是一愣:

糜贞与甄姜的地买下来之后,接下来当然是要带着两族的人丁过去盖房整地。而这两批人一离开,陆仁的府坻一下子又清静了下来。

陆仁立马哑然,心说我这是第几次听到这样的话了?而且要命的是,这种话居然还是从婉儿的嘴里说出来过……

而华佗说他是陆仁的故人还真不是瞎话。当初陆仁逃出濮阳,落水后漂流到陈留被蔡琰看见再让人救下来,就是华佗医治与照顾了陆仁一段时间。因此算起来华佗不但是陆仁的故人,还得算是陆仁的救命恩人。

再着这样的疑虑发了问,华佗一解释陆仁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几年华佗到江东去了,像华佗为周泰治伤就是在这一时期的事。而那个时候的消息本来就流通不畅,庐江、寿春一带还蹲了个跟曹操干仗的袁术,河南一带的消息流传到江东就要更晚上一些,像华佗是在几个月才前得到了汉献帝迁都许昌的消息,之后就决定来许昌。至于会得知陆仁现在是许都令,那还是在过了长江之后的事了。因为隔了挺长的时间,华佗也不敢确定是不是当初他救治过的陆仁。

却说陆仁稀哩哗啦的收拾了一番之后赶到客厅时,华佗正在厅中慢悠悠的喝着茶。因为时隔好几年,陆仁对华佗的映像已经有点模糊,所以是在细看了好一阵之后才向华佗致礼道:“元化先生,一别经年,你还是那么神彩弈弈。”

这时门人将一块名刺(汉时的名片)递了过来,可陆仁一看是名刺就有点想让门人把这位“故人”轰走。因为在当时,这样递上名刺的人大多是来托关系求官的,而陆仁本身并没有什么故人可言,身份上却又是许都令这样的要职,是有着一定的举荐权的,所以已经没少碰上这样的事情,只不过还没谁会自称说是陆仁的故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