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百余骑就跟着陆仁往蔡琰所在的小村去了,只是当他们临近村落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村中尽是散乱的火光,隐隐约约的还能听到哭喊声和惨叫声。
由于陆仁找的借口……其实说是建议都可以,反正在曹仁看来,陆仁说出来的话合情合理,那当然是满口应允。说句老实话,曹仁也不想这一路上有这么个没啥用的文官跟着,想想都觉得有点麻烦。于是在商议定之后,陆仁就准备于次日的清晨出发,沿原路返回濮阳。至于曹昂则是继续跟在陆仁的身边,毕竟曹操那里没给曹昂什么新的指示,曹昂也不好随意的乱动。
陆仁愣了愣,再从车里探了个头出来。别人心里或许不清楚,但陆仁的心里却相当的清楚,这个时候曹操会把曹仁、曹洪这两员大将派过来接应自己的这支粮队,恐怕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曹操已经带着汉献帝往许县动身了。如果是原有的历史进程,汉献帝随曹操前往许昌是在九月,而现在却是八月都没到,时间上至少提前了一个多月。
这时曹昂也找到了陆仁,劈头就是几句话甩过来:“陆兄,村中的匈奴大多都已杀,但仍逃走了一些,恐怕此地不宜久留!”
这一下曹昂的这些从骑都来了精神,因为匈奴人难对付主要是在马上,下了马的匈奴人就很不怎么样了。现在这些匈奴人大多都没骑在马上,此时不杀更待何时?
有眼力好的从骑……或者也可以说是有这方面经验的从骑马上出声道:“看这样子,是有贼人在村中劫掠。不过看这样子贼人数目应该不多,最多两百来人的样子。”
不过这些和陆仁没多大的关系,陆仁现在会挂上心头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以杨奉的兵力,想和曹操的大军作战未免有些势单力孤。杨奉既然是想和曹操抢夺这个“挟天子以令诸候”的政治优势,恐怕杨奉会去借兵就是再所难免的事了。而带着借来的兵一到梁……陈留就在梁的西面没多远的地方。
曹昂的目光马上就甩向了陆仁:“陆兄,你看我们是不是过去救人?”
“陆兄!”
输送队仍在龟速前行,陆仁则躲在车里发着呆。或许是因为这一趟没能见着蔡琰的缘故,陆仁总觉得有点遗憾和担心。也正是由于这些遗憾与担心,使得陆仁的手中在反反复复的摆弄着那支竹笛,却始终都吹不出一个音来。
“马上集合众骑,尽快离开此地!此外传告幸存的村民也赶紧逃!”
曹操那头的事用不着陆仁来担心,也轮不到他来担心。相比之下反而还是蔡琰那头的事会更让陆仁上心一些,老实说也有一定的可能能做到。默默的盘算了一下时间,陆仁就试着跟曹仁开了口,说既然曹仁、曹洪带了兵来接应自己的这支粮队,现在又已经交接完成,那自己再跟着也就没了什么意义。而且自己只不过是一介文职官员,这一路上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早点回濮阳去着手准备下一批的粮草。
这一声令下,陆仁与曹昂便带着这百余骑杀奔了村中,而在前列的从骑很快就吼回来一个消息:“都是些匈奴胡骑!趁他们顾着劫掠未及上马,快杀!”
闲话少说,到了次日的清晨,陆仁与曹昂带了一百骑的随从,与曹仁、曹洪道别之后,就掉回头按原路返回濮阳。陆仁这时也耍了个小心眼,特意的拖到天快黑的时候才抵达临近蔡琰所在的村落的附近,然后当然是顺理成章的说去蔡琰那里借宿一晚。
汉时的梁,其实就是后来的大梁、汴梁、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就地理位置而言可以说是正好在洛阳、许昌、鄄城这个三角形的中央位置,因此杨奉如果是想拦截曹操,单就道路方面来说并不难。
蔡琰也慌忙离开了陆仁的臂弯再站立起身,收拾起了周身上下。而这一收拾衣着,蔡琰和陆仁都暗自松了口气,因为蔡琰的外衫虽然有些凌乱,里面的衣物却是完好如初,也就是说蔡琰虽然被那个匈奴人打晕了,还扛到了肩上,但显然并没有受到凌/辱。
用陆仁的话说,诂计是自己这里来得及时,那个匈奴人听见外面有了不对的动静就没来得及把蔡琰怎么样,只能是急匆匆的把蔡琰打晕再掳走,不然以蔡琰的样貌和身材,哼哼……
其实真论起来,别看陆仁已经在曹操麾下混了两年多,但还真没怎么和曹仁、曹洪打过交道。主要是这二位一直跟在曹操的身边打仗,陆仁却一直是躲在后方搞后勤,彼此之间只能算是勉勉强强的认识,但却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往来。
“你、你是陆仁?”蔡琰这才明白过来,再扭头看了看已死在一旁的匈奴人,回想起了刚才所发生的事,立刻就惊恐得花容失色:“好险,好险!陆仁,你、你是赶来救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