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集到陈留真没多少路,陆仁这一行人轻装快马的半天都不用就可以赶到。不过陆仁来得有点不太巧,蔡琰并不在庄舍之中,而是去陈留城参加族中的秋祭去了。古人对重大的宗族祭祀活动一向都非常看重,蔡琰就算是与族中的人不合,这种祭祀却也是一定要参加的,所以陆仁的这次过来就扑了个空,肚子里准备好的一大堆的话也全没了用处。
曹昂环视了周边一圈,笑道:“但陆兄你有威望啊!有你在,镇得住众。”
“陆兄不骑马吗?”
那时的送输队本来就走得很慢,陆仁这里又因为有荀彧的暗中授意,走得就要更加的慢上了几分,足足走了十天才抵达清河集。而濮阳到清河集只有一百来公里的路,换算成汉制也就两百来里而已,可见陆仁的这支运输队走得有多慢。这也幸亏荀彧考虑得周全,没让夏候敦或是韩浩与陆仁同行,而是让相对来说比较信服陆仁的曹昂和陆仁一起运送,不然慢到了这个程度,依夏候敦或是韩浩的脾气,只怕早就和陆仁吵起来了。
曹昂当然早就知道陆仁那个“曾为蔡邕侍僮”的经历,现在陆仁算是顺路抽空的去看望一下蔡邕后人,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自然不会阻拦,还特意的调了五十骑给陆仁随行。此外毕竟蔡邕的名头太响,曹昂就另备了些礼物请陆仁代为送达,算是表达一下敬意。
一曲奏罢之后,陆仁瞥了眼旁边的曹昂,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向曹昂问道:“子修,我们的粮队大概何时才能完全渡河?”
陆仁现在除了能无奈的点点头之外又还能干啥?
————————————————————
这样一来荀彧当然会认为这次的运送,深知此中别有用的意陆仁才是最合适的人,要是换成夏候敦或是韩浩这种不明白这次的运送另有含意,而且性子又偏急的人,信不信他们会快马加鞭的把这批粮草直接就送到洛阳去了。
“唉,还是算了吧。或许因为我的出现所带来的变化的缘故,蔡琰能躲过这一劫,不会流落到北方去……其实仔细想想,蔡琰会出名,不正是因为她的这些苦难吗?要是没有这些苦难,那蔡琰又会不会在历史上留下这一笔?或者、也许、可能,我不去管她才是对的?不过真要是那样,总还是觉得太可惜了点……”
“陆兄的故人?”曹昂转了转眼珠就明白了过来,笑道:“陆兄是想去拜会一下蔡家小姐吧?”
曹昂盘算了一下,回应道:“船只偏少,照现在的样子,可能还要两天才行。”
曹昂道:“是有点可惜,我也想与陆兄、小妹(指婉儿)在这个时节一起去踏青射猎,然后在青草地上吃着野味、喝着美酒,再听一听陆兄与小妹的乐曲,那该是何等的惬意?算了,来年春季的时候再说吧。”
除了明面上的令文之外,荀彧还有另外的一封密令给陆仁,大致的意思就是要陆仁走慢一点,不要因为急于完成任务就急急忙忙的把这批粮食往洛阳那里送,末了则是一句“事多有变,难以预料,望义浩慎之、慎之”。
而此刻曹昂见陆仁的脸色臭得这么难看,也忍不住向陆仁打趣道:“陆兄又何故气闷如此?”
陆仁当然也是很快就想明白了这里面的事,却也只能在心中暗暗的责怪自己当初那么多嘴干什么?这搞来搞去的,却还是累了自己!可命令发下来了,又不能不执行,所以这张脸就会臭得那么难看了。
带来的礼物陆仁都交给了老管家蔡福,再客套了几句之后,陆仁就得赶回去,毕竟自己身上的事才是正事。在临走之前,陆仁本来是想再劝告蔡福几句,并由蔡福再转告给蔡琰,但仔细想想吧,一则是蔡琰未必能听得进去,二则嘛……曹操现在的行动比原有的历史进程快了至少两个月的样子,原本应该是七月才前往洛阳,现在却是已经在洛阳呆着了,那么杨奉不见得就能像原有的历史那样,把匈奴兵带过来再借此去和曹操抢献帝。
其实说白了,陆仁对蔡琰这里的事也是有心无力。人家不愿跟着你搬家去别的地方,难不成你陆仁还能硬逼着蔡琰跟你走?你陆仁算老几哦?是,陆仁现在是能调动些兵力,可以把蔡琰抢过来再说,但问题是陆仁的这个命令下去,谁他妹的会理你?再万了个一的匈奴兵没到陈留这里来,陆仁岂不是成了抢男霸女?而且抢的还是名女!那陆仁以后的日子就别混了。
陆仁呵呵的干笑了一下算是承认了。
陆仁一头钻进了车中,闷声闷气的道:“不骑!坐车舒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