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五十七回 自以为是

第五十七回 自以为是

这么说吧,宗教神佛什么的一向是人们的精神寄托,而谁如果敢对宗教神佛不敬又正好碰上了信徒,后果往往会很严重。陆仁对蔡琰现在精神寄托的触及虽然没那么严重,但想让蔡琰不因此对陆仁生出几分怨意……很难!

眼见着那位老者正拿着竹笛向自己赶来,陆仁就知道情况不太对,赶紧的装作没看到那位老者,收了鱼竿就想闪人,可那位老者的声音却已经传了过来:“年青人且留步。”

这回换到蔡福愣住:“大小姐为何如此肯定?”

(今天有事,去外面扯了一天的淡,回到家里只来得及码出这一回,见谅。明天瓶子会三更补上。)

“啊……”陆仁不笨,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嘴上的反应也快:“我只是没想到竟然会被蔡中郎的家人所救,故而惊呀。到是蔡中郎……真的是可惜了,王司徒行事太过矣!”

蔡琰轻哼了一声,反手把竹笛放回了架上:“罢了,他明明会吹奏竹笛却矢口否认,为何会如此的个中缘由问之无益。彼既不愿,又何必强求?再者,一个会为鱼而弃韵的人,也不过就是一介庸碌之辈……到是可惜了他之前吹奏的那曲曲乐。明明是清雅孤寒之音律,落在他的手里到真有几分明珠蒙尘之憾。”

蔡福被蔡琰这一提醒再仔细的想了想,得出的结论是还真没有。事实上年青的蔡琰在卫仲道病死之后因为受不了卫家人的冷言冷语外加冷眼,一怒之下不顾蔡邕的反对回到陈留娘家,这种行为亦使得蔡琰的娘家人对蔡琰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蔡琰就干脆搬到了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偏僻的别居来避世隐居。

蔡福长叹了口气:“正是我家老爷。”

尽管心中已满是忐忑,但陆仁还是抱着几分侥幸的期望,试探着向蔡福问道:“福伯您是蔡姓中人?这里又是陈留地界,那、那故于长安的蔡中郎……”

说起来蔡琰的心中其实还真是觉得有几分遗憾的。这就像爱好古玩的人会收藏古玩,爱好读书的人会收藏书籍,爱好武术的人会收藏兵器一样,爱好音乐的人就喜欢收集好的音乐。陆仁玩音乐的时候自己可能是觉得没什么,但对蔡琰来说却是当时难得一见的佳乐,自然会有想完整的收录下来的念头,对陆仁的隐瞒与推脱也就难免的会生出了几分怨意。

一想到蔡大才女,陆仁就很想往那边看看,看看蔡大才女的才貌到底如何,但陆仁还是很理智的强压下了这种念头。蔡琰的才艺如何,陆仁并不清楚,但从有关蔡琰的记载来看,蔡琰在音乐方面的才能绝对高得可以,那就没理由会弹出一首错漏百出的《白河寒秋》,而且在弹完之后蔡福就拿着笛子找了过来,很显然是盯上了陆仁。

却说二人瞎扯了这么一番淡之后,蔡福当然是得回去跟蔡琰说找错了人,陆仁也巴不得蔡福赶紧走掉,自己好脱身闪人,所以再客套了几句就分开了。且不提骗子陆这只惊弓之鸟是如何心惊胆战的躲去了别的地方,只说蔡福回到庄舍之中,把竹笛交还给素着女子……也就是蔡琰蔡大才女的时候,蔡琰奇怪的问道:“福伯,那人不肯吹奏吗?我到是在阁楼上见福伯与他交谈了很久啊。”

“不、不是。”此刻的陆仁又哪里还敢承认?

陆仁也怕夜长梦多,就趁着福伯犯迷糊的时候赶紧的道:“我就是一个樵采为生的山野樵夫,哪里会吹奏竹笛。把竹笛当柴烧我到是挺在行的。”

老者笑了:“那天你晕阙在河边,是老夫将你送到华佗先生那里去的。”

“……”陆仁大感头痛,可别人都出声了,总不能不理人家吧?只好转回身,干笑着向那老者施礼道:“老人家是在唤我吗?”

“多谢福伯救命之恩。”

蔡福道:“大小姐你认错人了,他不是之前吹奏曲乐的那个人。”

陆仁又毕恭毕敬的施了一礼,但就在准备直起身来的时候,陆仁猛然想起了那天从糜竺的府里冲撞出来之后再被糜贞请回去,在路上与糜贞闲谈时谈及到的一些事情,心中顿时就打了个激灵,暗自惊道:“等会儿,这老头子姓蔡!?而且看装束应该是个老管家,这里又是陈留,还有刚才的琴声……我的天!不会那么巧吧?”

蔡福听到这些也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摇摇头道:“罢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哦,老夫来寻你是另有他事。那天是蒋小哥你在这里垂钓时以竹笛吹奏了一曲吧?”

“不是你在这里吹奏?”蔡福犯了迷糊,毕竟他那天没有看见陆仁在这块地方钓鱼吹笛,本身就不敢确定。现在见陆仁矢口否认,就以为自己是找错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