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南宋日记 > 第十八章 分家产

第十八章 分家产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之后是李二圈走了五只。

李老头看着刘涣真诚而俊朗的面容,身体颤抖,双膝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大叫道:“青天大老爷”……

李大闻言,毫不客气,挑了十只精壮的,干到一边。

“爷爷……”

“滚,少说这些可昭日月的鬼话,人若没有本事,博不得功名,读书何用?”

丫头一听,果然院中有隐隐读书声传来,当即小心谨慎起来。

“嘿嘿,那好啊,那咱们立个字据,免得到时你兄弟三人赖账,我们去了官府,也有个说辞!”

夜深沉的毫无动静,就连张老头养的那十几只鹅,却也安静地进入了梦里。

刘涣道:“这不就分下来了么?李大,你先圈走你的十只羊。”

“啊?您……您老把我那歪诗送给永平的理正了么?”

丫头今日来,却是因为他的父亲。

“咋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大丈夫当知能屈能伸,不送点东西给人家,人家能帮你落户定籍么?”

“哼!区区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却能难得住我么?我要是能分下来,你们三兄弟当如何谢我?”

“此话当真?”

刚刚祭祀完灶神,第二天又要祭祀食神。

“哎呀,我的爷爷,明武大人,百善孝为先,我想伺候你,有什么不行的,难道这份可昭日月的孝心,你就不接受么?”

“哼!你真是小心眼,熊孩子,大人的话你却质疑,好生无礼……”

他又接着道:“这便好了,算下来,李大得了十只羊、李二得了五只羊、李三得了四只羊,对不对?”

丫头飞也似的跑回家,取了笔墨纸砚,又快速回来,气喘吁吁地交给刘涣。

“涣哥儿、涣哥儿,不好了不好了……”

纵然是迷信,却也是人心地里面的信仰。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信仰是何其重要,信仰之力更是不容小觑的。

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那羊圈中却还有一只羊呢!

有需求,便就有市场,于是乎,在那几日,市井集市之间大有商人小贩,叫买着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等物。

刘涣想不明白,为何这些时日以来,自从认了老头为亲之后,老头的脾气尽无端端地暴躁起来,他想不明白,只是在心中暗暗惦记,“乾道六年终于要过去了,我也长了一岁,再过三年,便是淳熙二年,那时我一十七岁,风华正茂呢,到时候朱熹和陆九渊也该来鹅湖寺了……哎,十七岁老大不小了,是做官的时候了……”

“很好,你算对了!但别急,到李家老二了。李二,而今圈中二十只羊,你要分四之一也,折算下来,是几只呀?”

他只好使出“真功夫”,才牵着丫头的手挤进了人群。

“必须这般分,这是我三兄弟争到一条道上的法子,对我三人都公平。”

刘涣提笔落字,写成一份协议,又叫三人摁了掌印,画了圈圈。

“爷爷,其实那坊郭上户也不好,还不是要承担劳役、缴纳屋税、地税等赋税,好不自在。若有可能,还是封侯封爵、封王封地的好,自己有自己的天地,那才是人生美事。”

这可好了,三子全把怨气撒在了丫头的父亲头上。说是不解决这一难题,以后再无表亲一说,还要为难杨三……

“如何谢你?听说你是隔壁鹅湖村张老伯的孙子,张老伯德高望重,我们向来敬仰的。你若真能分得开,我们兄弟三人一人送你一只羊,权当是孝敬给张老伯,为他老人家拜年了!”

夜里面吃饭时,张老头的家中灯火通明,刘涣三下五除二吃完,刚想回屋休息,却被老头叫住。

“哈哈哈……不必了,今日让你们记住,鹅湖村来了个大才,名叫刘涣呢。拿笔墨来!”

大家都说刘涣神算子,精似鬼。哪晓得刘涣得到三只羊以后,却没有撵回家,而是将它们交给了三兄弟的父亲,李老头。

“等等……还有一事,你记下了再去。”

“哟,涣儿,好孩子,你可来了,三叔而今遇到了难题,你可得帮我啊。”

“额……好好好,立就立吧!可是这十里八村,除了你爷爷能写字以外,我们却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要把你爷爷请来么?”

刘涣听完,也不言语,只是说:“三位叔伯,你们非要这般分法么?”

“哼哼,听好了,李家老大,而今总共二十只羊,你要二之一也,也就是一半,那折算下来是多少只啊?”

刘涣一头雾水,显得有些迷茫。

“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官家给你饭吃,给你房子住,那便是皇恩浩荡了。你真是孩子气,尽说些大话,那封侯封爵岂是那般容易的。”

二十五日,人们煮红豆粥来祀食神,那粥又称作“人口粥”,家里养得有猫狗之类的动物,主人家祭祀完毕,也会分一些红豆粥给它们……

“哼!这便对了,你这小子,非要与我辩驳,又有什么出息。有这顶嘴的功夫,还不如多写几首诗词,你那卜算子,理正可是欢喜得很的。”

“哎呀,爷爷你又来了,其实在涣儿心底,住哪里都无所的,只要能永远相伴您老的左右,我什么都心甘情愿。”

“哼!你们兄弟三人要分家产,谁也不让谁,故而相互纠缠,才自讨苦吃,这事又与我何干了?不立字据,恕我不奉陪了。”

三子最看重的是那十九只羊,分家时各执一词,互相不能礼让,争来争去,终于争到了一条路上。可是得到了具体的意见后,却把自己陷入了“死胡同”中——无论如何,也分不清楚那些羊,更别论其他的琐碎财物。

“这个你不用管,山人自有妙计!”

刘涣哈哈一笑,道:“好了好了,你们的羊分好了,而今圈中剩余一只,便是我刚才向婶子借的,我撵出来,交给婶子!”

“好!字据已成,看来今日,我得收获三只肥羊了……叔伯婶婶们,谁家养有羊,且借我一只,肥瘦要和李家的十九只羊差不多!”

刘涣感到之时,那李家院坝之中,被围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