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红色精英 > 0013 生意

0013 生意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陆寒对这辆车很熟悉,因为正是他将这辆车送给了滨海边疆区现任的区委第一书记弗拉基米尔·加吉耶夫,而作为回报,加吉耶夫也为他的启光能源贸易公司提供了不少便利。这是一种金钱与权力的苟合,双方互惠互利,相处融洽。

在浴室里冲了个澡,裹着浴巾回到客厅,点上一支香烟,站到窗口的位置朝下看。

“不用,我就在附近转一转。”陆寒摆摆手,嘴里说着话,却朝坐在前台内侧的“喀秋莎”笑了笑,算是打招呼。

陆寒放下电话,快步走到窗前,低头朝下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那辆黑色的尼桑发动起来,顺着街道缓缓向西去了,而在它的后面,一辆灰色的伏尔加也发动起来,不紧不慢的跟了上去。

格尔曼与崔准民已经是第四次见面了,两人正在谈的是一幢涉及款项高达600万美元的军火买卖,至于货物,现在就在拉祖陆军基地的储备库里放着。

总而言之,大部分人都没安好心。日本人来了,澳洲人也来了,都在想尽千方百计的搜刮廉价资源,钢铁、煤炭、木材、石油,凡是能买的他们都要。一个澳大利亚的商人,甚至用澳大利亚产的电饭锅,换走了整整十二个集装箱的共青城“飞跃”电饭锅。用电饭锅换电饭锅,这样的生意很神奇吧?说白了就半点都不神奇了,因为共青城第二机械设备厂生产的这种电饭锅,完全是用飞机制造厂剩余下脚料制作的,人家看中的不是锅,而是造锅的材料。

陆寒相信,这些人不见得都是来抢占前排位置,坐看苏联湮灭的,人家还没有那么无聊,他们都是来淘金的,人人心里都揣着一个发财的梦想。当然,混杂其中的,也少不了所谓的间谍,不,应该称之为情报人员。

之前,陆寒看到过拉祖陆军基地的储备清单,发现里面基本没什么好东西,基本上都是军需物资和弹药,如果说武器中最多的,也就是突击步枪和火炮。陆寒对军械这一块懂得不多,他也认不得那些火炮型号,不过看着口径倒是不小,朝鲜人到现在还在发展大炮兵战略,三八线上堆的火炮,据说火力之强,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将汉城夷为平地。

站在窗前,欣赏着雨景,脑子里却想着自己的心事,直到电话铃声响起,陆寒才回过神来。

窗外细雨还在悉悉索索的下个不停,不过街道上的行人却是一点都不少。

这段时间,涌入远东的外国人似乎越来越多了,真的,就像这符拉迪沃斯托克,就像下面的这条斯维特兰娜大街,走在街道上,细心数一数,几乎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亚洲人。这些亚洲人可能来自日本,也可能来自南北朝,当然,更有来自中国的商人。

而与崔准民见面的那个家伙名叫格尔曼·丹尼尔洛维奇·尼孟采夫,曾经在拉祖基地担任过少尉,后因吸毒被开除军籍,并被判监禁四年,上个月才从监狱里放出来。

打发走了有些缠人的服务员......“喀秋莎”,嗯,这是陆寒给那女人起的代称,至于她的原名,谁会记得?她身上的一些特征陆寒倒是能说上来,还有就是,叫床的时候声音很好听,细声细气的。

前天的时候,军港那边就抓到了一个这样的家伙,是个韩国人,自称是旅行记者、军事爱好者,随身带着三个相机,总共12个胶卷里,都是拍摄的远东几个空军基地以及军港的近景照片。

南北朝两个国家,谁的军事实力更强,与陆寒没有一毛钱关系,他也不关注这些东西,他真正感兴趣的,还是军火贸易这一部分,很明显,这其中利润丰厚,而且这种贸易还有一个很诱人的伴生物——权力。

刚才进入6022房间的那个中年人,他进入苏联的身份,是朝鲜慈江道商贸集团总经理崔元华,但陆寒手里却有着关于他的另一份材料:崔准民,朝鲜慈江道江界人,朝鲜第二人民军军官学校22期毕业生,现在是朝鲜人民军装备采购部工兵少校。

电话是“喀秋莎”从前台打过来的,告诉他那两个朝鲜人已经走了,刚刚才出宾馆前门。

不过可惜的是,安德烈显然不希望他接触这方面的生意,而陆寒本人也有点举棋不定。要知道,现在他在苏联这边搞风搞雨,大肆敛财,一旦将来事发,他还可以往西方国家跑,英国也好,美国也罢,乃至南美的某个地方,只要有钱,动荡的苏联也没能力把他引渡回国。但若是接触了军火贸易,那将来是什么情况就不一定了,没准等不到苏联这边通缉他,美国先要对他下手了。

陆寒走出宾馆前门,就在门前的台阶处收住脚,把手伸出去,接了两滴雨水,感受着那种冰凉从手心直透全身的瞬间,头脑似乎也清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