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但看其穿着,大红道衣半袒,露出结实健美的胸膛。这厮打扮一点也不像仙风道骨,倒像街头的“古惑仔”老大。
儒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吸取教训,放弃了与田氏对抗。同时,田氏的两个侄儿对这儒家是不惜血本的支持。因为儒家讲究伦理纲常,那如今田七娘是齐国大王,那么她百年之后,就应该传位于姓田之人,那也就是这两个侄儿中的一位。
文姬是三美之一,虞七多看了两眼也很正常。但抬首迎面看见了小灼妒妒的目光,暗叫一声:苦也。不由埋怨遥儿这大嘴巴。
齐文公病逝后,田七娘当朝,废黜长子,牡鸡司晨。这离经叛道的举动,与儒教学说是格格不入,满国儒子与田七娘严重对立。
这个时候,道教不仅仅是宗教,它也是一个学派,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张。道教趁着儒家被灭的契机,主动靠近田氏,尊她为“圣天至上女天尊”。有道教的主动靠拢,田氏便随水推舟,大力拉拢道教,信道崇道,任命道家之人为国师,地位比之上卿大夫,道教的地位日益高涨……
这三个儒子敢跳出来“打抱不平”也是有原因的。一是这出殡的人家是文曲宫的校文郎中,校文郎中是个官职,负责举荐有才名德学之人入朝做官,能够在这种官宦人家面前露露脸是极好的;二来“死者为大”,占了此种理儿,说到哪里都是不会吃亏的。
遥儿轻轻地叹了口气,对虞七道:“虞哥儿,走吧,不要看了。”
旁边的几个儒家子也过来帮腔了。
虞七对遥儿小声道:“这大道士是什么人,怎么如此嚣张?”
赵太乙说道:“观主名满临安,下官怎么能不认得?”
“这……这……”
只听红袍大道士说:“嗯?刚才似乎隐隐约约听见‘野道士’‘不似正经路数’的话语,是谁说的?”
“这群野道士怎么还不给送葬的队伍让路?”
大道士肆无忌惮地闯进人群,盯着三个一脸正气的儒子,高声问道:“就你们三个小家伙,辱骂于道爷我呢?
这一场混乱局面就在管仲的一击重拳之下草草结束,在众人的目光护送下遥儿一行人走下了酒楼。
远处,足有十多匹肥壮的骏马驰骋过来,马上清一色都是头顶光光的少年郎,这年月还未有和尚,不然遥儿一定会赞一句:好多俊俏清秀的小僧儿!
人群中窃窃私语。
楼中众人早已看的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打架见过但堂堂大族子弟如市井无赖亲自下场偷袭却没见过。
旁边一个道士一指:“正是那三个小厮。”
赵太乙是官场老油子了,对于这事儿很是清楚,哪敢随便应答。
这大道士一手持缰,一手托着酒囊,一边策马而行,一边仰起脖子大口大口地吞咽着美酒,大红道衣的两只宽大衣袖,像风中的两朵红云,托得漫天飘落的纸钱也随着他驰过的身影而飘舞起来。
“哈哈,你瞧,你瞧,有好戏看了……”
这几年,儒教复苏,与道教斗得如火如荼,田七娘出人意料的保持了沉默……
红衣大道士笑骂道:“紫菜娘娘皮!敢骂道爷我?”说着一偏腿儿,腰杆一挺,也不扶鞍,就从那马上跳下来,动作竟是极为矫健利落。
遥儿摇了摇头,心中却已隐隐猜到了几分,不禁轻笑道:“你仔细瞧着,怕是有热闹看了。”
三个小厮儒生被这大道士的气势所逼,一时倒退了几步,但也硬着头皮回答道:“是又怎样?‘死者为大’,本就是你不对,就算闹到女王殿前,我们也占一个理字。”
齐国一直以来都是崇奉儒教,都是以儒家学说治理国家。虽然在这几百年间,也有其他学派,诸如法家,阴阳家想取而代之,但都被儒家学派击退,儒教也牢牢占据齐国的正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