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虽说李义江成亲后不在村子里住,但席面还是要在村子里办的,新娘子也要接进村子里,二人要过年完才会回镇上。
成亲那天,李义源并未从县里赶回来,说是县上下了一场大雪,好多人家的房顶都被雪压塌了,知县正组织人抢救呢,这种关键时刻,他这个师爷自然不好因为私事赶回来了。
她去厨房,切了一小块下来,将其余的那一大半给了田氏,“奶奶,我切了一小段下来,给我娘吃,这些你拿回去和爷爷补身子吧!”
“爹爹上山采的,娘要生妹妹了,就没卖,爹说了,等娘生完妹妹,给爷爷奶奶拿过去,喝了补补身子。”李小冉的谎话说的很溜,这参不稀奇,给二老补补也没啥,省得跟他们犯口舌。再说,让外人知道了,也会指责李义河不孝。
ps:明天开始有首页大推封,会连续一个星期双更,当然,要是成绩好,也可能三更噢!请求亲们的支持!明天开始进入新的情节。
“今天辛苦大姐了,天不早了,明天还得麻烦你照顾月娥呢,早些去歇了吧!”
江志发第二天就去跟李义河说了,李义河迟疑了片刻同意了,不仅是他,跟着傅氏做头花的李寡妇家的儿子江棋,也跑来跟李义河说,想跟着他干,也让他收下了。
回去后又把肉切好,一块块的冻上,这才洗了手换了衣服进了正房。
李小冉正满心欢喜的看着这孩子,因为吃的好。又有之前红鱼的滋补,这个孩子生下来足的七斤,白白胖胖的,跟李小冉他们可谓是天壤之别。
他送傅玉婉回家,晚上是留宿在李家的。而李家人很热情,给他烙了面饼炒了咸菜,带在路上吃,这一趟他一文钱都没花。
李小冉看到她愣了一下,见她的眸光一直盯着自己手里的那棵宝贝,下意识的小手往身后一背,又觉得不妥,笑眯眯的道:“奶奶来了,您快进屋里坐着,我去给我娘熬碗参汤,让她好有劲生妹妹。”
李义河一点都没闲着,叶长生就要走了,这往县里送菜的活计并没扔下,他交给了李义河,眼下他天天泡在叶家暖棚里,正跟着他们学这暖棚培育蔬菜。
田氏又呆了一会才道:“我得赶紧回去了,我家四小子后个成亲,还有好多事呢。”她这么说着。却不动弹,只是眸光盯着李小冉看,傅玉婉有些奇怪,叫了声“冉儿,送送你奶奶去。”
江志发看着这些年礼,咬了咬牙跟妻子商量,“……按说今年咱们的日子是好过些了。可是你也知道,那些收入都是不稳的,我想着,明年跟着义河兄弟干了,他那摊子铺的大,我听说后面的鱼塘要放苗。还要养鸡、养鸭,还要试种水稻,这些都需要人手。跟着他,虽说不至于大富大贵,可吃饱怕是不难了。”
李家二老每人一身绸缎的新棉袄,每人一身绸料的新夹袄。大房是两匹宝蓝色细布,两匹桃红色细布。三房也是一样,只不过改成一样一匹,只不过桃红改成大红色。四房和三房的一样,不过新媳妇进门,还有一条绵缎帕子,另外每个女人都有一朵精致的头花,这头花他见过,县上锦乡坊要卖五六十文一个呢。
田氏抬呼她过来,慈爱的摸了摸她的头,问道:“这参哪来的?”
田氏看到这棵参眼睛都直了,心里暗想二儿子一家果然得了山神的庇护,得了百年灵芝卖了钱,又有这么大一棵参,倒好像比那年被老头子卖的那棵还要大似的。
天气一天天暖了起来,叶长生订好了出发的日子,他们每天在家里收拾行李,零零总总要带走的,装了三十几个箱笼。
李义河给了江志发二百钱,江志发不收,“义河兄弟,你这不是埋汰我呢嘛,我这一年从你那可没少赚,这帮忙的事哪能收钱。不行不行,你快拿回去。”
张氏听到了不在意的挥了挥手,“去!一边去。生就生呗,谁没生过孩子似的,至于这么张张扬扬的,真是有几个臭钱不知道咋得瑟了。”
除夕的早上,李义源带着儿子赶着骡车回来了,他身上穿着绸衫,车里拉着年货,什么猪肉,米面糖油,糖块点心,粗布细布,他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很得意,想着家人看到这些年货肯定大吃一惊。
这个原因是他看到李义河送来的年货时明了啦。
李小冉只能在心里感叹一声,小叔小婶婶牛!
亲家没有不高兴就好,傅玉婉的心略微放下来点。
田氏听了立马从炕上下地,去柜子里翻了给孩子做的小被小褥子,吩咐张氏道:“玉娥要生了,我过去看看,你在家做饭。”
没等他想明白,就回了县城。李义河只在老宅过了除夕和初一,就以孩子还小休息不好,带着一大家人回了自家,傅氏出了月子,李学峰兄弟两个的学堂就开始上课了。
原本就是想留着给傅氏救命用的。
他的妻子王翠花寻思了半天,“行,就按你说的说的办吧,反正咱家地也不多,我起早点贪点黑也能干了。咱们明天也辛苦点,多抓几只鸡养了,再喂两头猪,我就不信这日子过不起来。”
恭维声不绝于耳,李家四郎都是有出息的,这村子里谁也赶不上,李老实的风头一时稳压村长江胜一筹。
田氏到了李义河家里,正巧李小冉从后院的林子里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棵百年人参,这参是今年夏天搬进来以后种的,是李义河上山采的二年参,被她平时不断的注入生命力,刚刚催生至了百年。
她可听说了,这古代听孩子难产而死的妇人每年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这人参备着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