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小学也只有一间教室在使用,其他的都堆积着杂物或者直接空着。整个学校只有一个老师,简单地教着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不过学校的人实在太少,后来地区的重新划分,那几个村子的学区直接被划进另一所大的学校,这里也就被废弃了。再后来,这里被改造成一个孤儿院,院长就是那个老师。
这时,叶秋零发觉身边孩子的视线转移,她也跟着看过去,顿时愕然:“采臣!”
千字两百是杨晴所能开出的最高价,毕竟智慧果现在只能算一个小杂志社。不过杨晴说过,现在智慧果的形势大好,宁采臣的下一个十万字稿子会提价。而且随着智慧果的成长壮大,他的稿费也会一步步提价。这种事情宁采臣只是了解一下,没有去在意。
一些东西回忆起来宛如在昨日。
而院长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宁采臣的钢琴老师。外人以为他没有名师,他不会认同,院长的钢琴水平虽然不高,但理论水平却不低。宁采臣就是在他这里学弹琴,并且把他的钢琴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才有目前的水平。每一周到周末的时候,宁采臣都会来这里,是来看望自己的老师,也是来看这里的孩子。这里的孩子最大的也才十三岁,最小的才五岁,可以说他们都是宁采臣看着长大的。
一个早上,宁采臣就把这笔稿费全都花光,变为一堆的生活用品、食物还有书籍——保值成功。
宁采臣讲故事,都是把故事重新编整,使之趣味性更好,能吸引孩子。简单,但也不会太过幼稚,不管是大孩子小孩子都喜欢听。叶秋零也跟孩子挤在一起,听着宁采臣讲故事。
师徒俩聊了很久,讨论、争吵、红脸,每个人的想法看法都不一定相同,更何况是带着强烈个人气息的艺术。因此在宁采臣打好基础,对钢琴有自己的看法之后,与老师的讨论就不会那么平静了。吵归吵,以两人的性格,不会因为在艺术上面的看法不同而产生间隔。这次因为有新东西,两人的讨论也比以往多花了半个小时。
连人带货,被送到城市边缘的一所孤儿院。
这个表情有些奇怪,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惊讶,但眼中还有着惊喜之色。见到他,有这么惊喜么?宁采臣想着,表情却没有露出疑惑,他微笑道:“当然认识,我们可是在同一所高中上学。还有哦,这个姐姐的贝斯弹得很好,不知道贝斯啊,贝斯就是一种乐器,一种和吉他很相似的乐器……”
宁采臣与杨晴分开之后,去了一趟银行,干瘪的钱包终于变得鼓鼓的。钱这种东西,放在银行就是贬值,一定要拿出来。保值的方法第一就是理财投资,第二就是直接换成实物。宁采臣选用的是第二个方法,在这周的星期六,宁采臣去了一趟超市大采购一番,还去书店买了一批书。两万块看起来不少,但真正要用起来,却也不禁花。
院长房间的布置很简单,唯一特别的就是那一架大钢琴,这架贵重的钢琴与这破旧的地方格格不入。师徒俩相聚,没有太多话,宁采臣直接坐在钢琴前,开始弹奏起来。他用上了在异世界钢琴曲之中学到的特殊技巧,成功震撼到对理论研究颇深的院长。惊讶渐渐化为欣慰,两人又对这新的技巧展开讨论,智慧碰撞出新的智慧,宁采臣也对这些技巧有了更深的领悟。
这些东西,他要一个人带走可不容易,幸好这个超市的服务还是很人性化的,对于宁采臣这个大客户,他们直接送货上门。见到宁采臣这样一个少年,买这么多的生活用品,还有这些明显是小孩子的食物和孩子的启蒙书籍,送货的人还是有些疑惑的。但宁采臣报出送货的地点之后,那个人恍然大悟,然后给宁采臣一个大大的笑容,竖起大拇指道:“好样的!”
在与杨晴的聊天之中,宁采臣得知那十万字的稿费早已打到他的账户中,只是他一直没去关注,也没有开通手机短信通知的业务,所以不知道。钱不少,大概两万,对宁采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要知道他小金库的钱加起来都没超过两千。
“宁哥哥,孤儿院的小孩看起来真可怜,没有爸爸妈妈,宁哥哥,我们以后常来这里和他们一起玩好不好。”一个穿着白色衣裙的小女孩,站在一个小男孩背后,怯怯地看着院子中那些脏乱的孩子,即怕生又善良的样子。小男孩头也没回,就答应道:“好啊,我们以后到周末就来这里和他们一起玩……零,你刚才听到钢琴声了吧。这弹钢琴的绝对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比我厉害多了,我们偷偷进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