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玉堂佳偶 > 十七.听书

十七.听书

堂里立时起了一阵哄催。

四下一静,才听李老儿惊雷般的响亮声腔响起。

“哎,等等,大家都是行旅中人,相逢就是有缘。我叫小飞,你那?”显然,眼前这个明朗少年有一副自来熟爽阔心性。

覃楠兮坐在角落,冷眼看着满堂的热闹,低声嘀咕道:“哼,爱民如子?他年纪轻轻哪里来的子,只怕是金子,银子,珠子吧!”

堂中不知何时已经站定了一老一少,一对儿行脚卖艺的祖孙,那老的须发皆白,一身寒简的青布夹袄,打着黢黑的绑腿,周身干净利落,那小娃儿约莫只有十来岁,一身同样洁净的夹袄,冻红的小手里捧着一面小鼓。

话说这小国公单名取个逸字,唤作司徒逸,有道是虎父岂有犬子,且这司徒逸小将军又是老国公亲自悉心教导长大,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将军自十四岁上已是老国公帐前先锋,骁勇善战,文武双全。只是这小将军当年不过才一十七岁,官阶又显低微,纵是有老国公情分在,到底戍边重责,也未落在他肩上。

这样紧急军情,千里急报到长安乾宁殿上,先帝好不苦恼,满朝文武却也是一筹莫展。好在皇天有道,老国公虽仙逝,却遗下一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覃楠兮警觉的回过头,迎上一张明朗俊秀的笑脸。

“话说这司徒逸将军总河北一道军政大事,当月便在官署外立下三尺三寸高的一面红漆大鼓,更发下布文,要整顿当地吏治军风,立志要让河北一道再无冤讼。当地民众初时只做观望,直到经历了几件陈年冤讼昭雪,才信了这少年节度使确有爱民体恤之心。这时,这司徒小国公却遇上件棘手的旧案。”

那小娃儿见喝彩不断,忙放下小鼓,从腰上拽下一面铜锣,反捧在手上,迎向四下打赏的客人。满堂嘈杂,听客们意犹未尽议论那少将军小国公的话语和着铜钱丁零当啷敲击铜锣的声音,浑成热闹的一团。

虽一心要行的飞快,可满身的疲惫却不配合,也因覃楠兮自幼就懂昼行夜息的行旅万全之道。又是快行了一日,乘天色将暮,便选定了道边一个不大不小的私驿落脚。

当时天黑雾浓,敌营众兵只知统帅丧命,又见营地火光四起,只道是我大军突袭,早乱成粥锅。混乱里又不知自己人砍杀了多少自己人。直待天亮,才知根本没有我大楚骑兵。可惜,八万铁骑,已是溃不成军,只得撤回番境。而那时,司徒逸小将军已将敌将首级觐献御前。原是震动朝野的火急军情,却就是这样被少年将军以区区七百骑兵轻易化做乌有。这小将军一战成名,我主龙心大悦,连连擢升司徒小将军几级,年方十八便官拜河北、安西两方节度使,总河北道军政大事。”

覃楠兮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起身就要离开。

“你好像很不喜欢这个‘踏雁将军’?”明朗俊秀的脸上,笑意像阳光一样温暖。

“噗!亏你想得出来!”一声爽朗的笑,从左手边的桌上传来。

据说当时,那王弟正在大帐中搂着歌姬睡的香甜,不想司徒逸小将军忽如天兵降临,立在塌前。只惊得那王弟半天连起身的气力都寻不出来,可我们司徒小将军却不迟疑,手起刀落,取下他首级,纳入囊中,便飞身上马。临走时,小将军又放火烧了敌军几个大帐。

“话说这司徒逸将军不但能征善战,是天生的武略奇才,他做起一方父母却也是游刃有余,不出三年,河北一道,小国公青天美名已然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