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青也没想到屋子里还有别人,愣了一下,放下帘子就想出去。李嬷嬷见此赶紧出声,想着这可是难得的巧了,正好可以让两人见一面。
庄凯听了这话调心中打了个转,原来郡主是想去巧思会,赶紧调转马头去周边的店铺打听。这一打听之下才知道,裕王府为了方便宾客到达,居然将一整条街直接派官兵拦住,不让街内的店铺营业,也不让普通百姓进入,而是派了一名管事在入口处接应。宾客的马车可以直接进入园子,不会与人群发生冲撞。
“嬷嬷,我也该回去了,郡主还等着我的消息呢。”见王冬青局促不安的站在外面,白芷也觉得别扭,因此趁机告辞。
王冬青已经不是孩子了,十七岁的年纪虽然还不能独当一面,但是在王福的有意培养下也有几分本事,为人沉稳且精明。听到母亲的吩咐,王冬青有些迟疑,这郡主出行自然是有护卫跟随,又有他什么事呢?
此外,这城南最能吸引众人的还有两大盛事。这其一是裕王府的巧思会,接待的都是官家小姐,一般人等不能进入。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天裕王府也会在同一座园子里举办诗酒会,京城内有名的文人墨客、贵族公子基本都会受邀参加。
王冬青听了母亲唤自己,下意识的停下了脚步,只听李嬷嬷接着说道:“你进来,这屋子里的不是外人,你可还记得郡主身边的几个姑娘,这是白芷姑娘。你们两个小时候还在一起玩过呢。”
李嬷嬷谁玩斜了儿子一眼,心想真是个呆头小子,李嬷嬷这样安排其实也是有私心的,一方面是让王冬青去照应一下,一方面也是给儿子创造机会,让他和白芷有时间接触,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面斜了儿子一眼,一面拉着白芷的手说道:“白芷,你等等我,我收拾一下随你去见郡主。”
“哎,白芷你先等等。”
“我知道有侍卫,但是侍卫们天天舞刀弄枪的,不是什么心细的人,我也不是让你以一敌百的去打仗,你就跟在侍卫身边,多注意郡主的安全,多个人多份力。还有白芷、半夏她们也要跟着去,今天外面热闹,你也要留点心,务必将大家平平安安的带回来。”
白芷皮肤白皙,五官虽然并不是十分出色,但是也长的端正,而且白芷气质雍容。王冬青见白芷一双杏眼正打量着自己,突然觉得不好意思,马上将目光转向了别处,只是脑海中还是留着那红艳艳的唇角微微上扬的画面。
每年的乞巧节,城南最为热闹,因为这里本就商铺林立,今日各家店铺更是换着花样的招揽生意。大一点的店会搭好鹊桥,妆点瓜果供人欣赏,还有的会请人唱堂会,表演助兴。因此无论是看热闹的老百姓,还是卖鲜花、零食、巧果、丝线这些应景小东西的商人,都聚集在了城南。
“是我莽撞了,还请白芷姑娘不要见怪。”
庄凯并不知道方雅歌此次出来是要去什么地方,但是他猜测郡主既然吩咐向着城南,应该是想在城南体验一下过节的热闹气氛。但是前方人太多,马车不好通过,坐车前行很可能被困得不能动弹,因此才问方雅歌是否要下车步行。
“郡主,前面人多,我们可是要下车?”
一边是大家闺秀,一边是贵族公子,每年七月初七过后,必会传出无数才子佳人喜结连理的佳话。有人甚至发挥想象,靠着知情人传出的只言片语,将巧思会上发生的事编成段子在外表演。因此这巧思会自然也就成为了普通百姓乞巧节关注的焦点。
王冬青听了这话不敢迟疑,撩起帘子进了屋,白芷见此赶紧侧身朝着王冬青行了一礼,王冬青也不怠慢,向着白芷一鞠。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好的,我服侍嬷嬷梳洗吧。”说着跟着李嬷嬷进了内室,留下王冬青一人在厅堂。
除巧思会之外,就是天锦坊准备的拜织女一项最吸引人。这天锦坊本就是京城名头最盛的绸缎庄和绣楼,所卖的布匹华贵绝美,价值千金,绣娘们个个技艺精湛,做出来的衣服造型别致,因此很受名门闺秀、富户女眷的追捧,生意十分红火。
何况李嬷嬷说的没错,这王冬青小的时候经常跟在李嬷嬷身后,跟她们几个还有一段时间玩在了一起,也算是旧相识。只是记忆中的王冬青总是很淘气,上树掏鸟蛋,泥土地里挖虫子吓唬人的事情没少干,所以自己小时候并不太待见他。白芷抬眼再看,站在门口隔着竹帘子低着头的王冬青,不明白小时候的淘气包何时变得现在这样规矩守礼了?
可能是经常在外面奔波的缘故,少年的肤色有些黝黑,利落束起的头发下是平凡的五官,但是也不丑,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长的比较耐看。
“哎,冬青你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