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冷战军工帝国 > 第二十一章 兵来将挡

第二十一章 兵来将挡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能快到下个月?”阿尔贝有点愕然,他以前也听说过卡拉什尼科夫在设计ak47之前设计过一款步枪和几款冲锋枪,只是苏联枪械局没有采纳而已。

“还有就是,你改变历史的第一个蝴蝶效应已经产生了,卡拉什尼科夫加盟了伯莱塔公司,凑上德迈尼科·萨尔扎,维托里奥·瓦尔,图利奥.马恩戈尼以及m/45设计师贡纳尔·约翰逊,四位成名已久的设计师,一位梵高式的天才人物,伯莱塔公司这次是打算把你的北方工业公司和fn公司往死里逼啊。”

阿尔贝的思路打了开来,“我们还可以设计弹匣连接器,能将两个或者三个弹匣同时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做到在射击的时候快速换弹匣了。”

m/45冲锋枪的设计快速定型由于它借鉴或改进了二战期间许多著名冲锋枪的成功元素,特别是那些采用冲压件生产的冲锋枪,包括有德国的mp40、英国的“司登”和苏联的ppsh-41、pps-43等。所以他能做到原型枪在1944年一开始设计,就可以在当年开始测试,并在1945年确定了第一个生产型,随后又推出了几种改进型。

伯莱塔公司想要研制的枪械根据历史的推论其实阿尔贝并不难得出答案,步枪应该就是从m1加兰德基础上改进过来的bm59步枪,而冲锋枪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1959年推出的m12冲锋枪,这款枪械虽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性能可靠,却因为外形老土还有市场宣传不力,被埋没在乌兹冲锋枪和mp5冲锋枪之中。

“本来就是成熟的设计,只是小地方稍加修改而已,连夜加工加点的话,制造出样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如果是m12冲锋枪,阿尔贝倒是感觉有点竞争压力,虽然自己手头上无论哪款设计亮出来够足够将这款枪械来来回回碾压好几回,但也保不准有意外。不过他现在还不准备设计出mp5来抢占欧洲甚至是北美的军警市场,原因很简单,1945年通用工程塑料的发展还及其落后,而作为塑料零件能占到枪身百分之三十的mp5此时只能研发出全金属型的款式,但是这会大大增加枪身的重量,便失去了以轻巧著称的口碑。

“我们原先的计划也需要调整一下了,虽然不想一下子搞出那么多优秀的设计,但是这些人是非的逼着我这么做啊。”阿尔贝颇为无奈,像北方工业公司这种讲求“创(piao)新(qie)”的公司,每隔五年设计出两款优秀的枪械是最好的发展节奏,一下子拿出太多的优秀设计会让人感觉琳琅满目,反而不知如何下手,再说把那群客户的胃口养刁钻了,以后在想给他们惊艳的感觉可就难了。

二十世纪有钱人养一支军队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在非洲的那些采矿公司或者“灰色收入”的雇主,雇佣一支数量不多军队既可以保证生意的安全,又能对那些企图吞并自己产业的竞争对手产生震慑。当然前提是你的收入足够养得起军队。

“这样我们就不用费时费力的去设计一款新的突击步枪了,而且下个月本来就是北方工业公司新型冲锋枪发布的日子,本想给他们来一个打脸的,不过看来是没机会了。”

“你是说像ar系列的模块化搭配选择?”阿尔贝双手一摊,问道,“你不要忘了现在可不是单兵作战系统娇贵的年代,军队需要的是一种廉价,可靠,火力精度都差不多的装备。对模块化那种东西感兴趣的也就只有一些有钱老板的私人军队了。”

m/45系列冲锋枪坚固可靠、性能优良,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生产等优点,很受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不过,这款枪直到1960年代以后在巴勒斯坦人谋求建国的军事行动中才逐渐为世人所知,而越南战争中美国海豹突击队对该枪的喜爱和s&w公司的仿制,才更进一步地扩大了这支原本默默无闻的武器的知名度。

至于sig公司最近几年好像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枪械,sig550还没面世,甚至连稍稍有点名气的mp48冲锋枪也要等到1948年才正是装备部队。

“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兵工厂?原来是那个设计m/45冲锋枪的公司啊。今年这款枪也应该面世了。”对于m/45冲锋枪有点了解的阿尔贝恍然大悟,莫非皮艾特罗那老头子打算借鉴这款枪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