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个小知州,自有弟弟收拾得他比死还难受。
小潘知州老老实实干了几年,终于靠着连年买沧赵砍来的辽寇脑袋、加上自己的一点战功,在去年冬天如愿以偿地升回京城享福了。
只是,你把皇帝的名声置于何地?
小潘全家都大大松口气,对皇帝越发感激和忠心。
其实是早内定了。
就算你靠山硬,敢动,那也得俺们和沧州军听你的。俺们打不过赵庄三堡上万乡兵,军功靠沧赵,爹娘亲戚朋友还指望靠沧赵多挣钱。
嫔妃们看着玻璃镜中自己的娇艳,还指望沧赵送上更多好东西,譬如漂亮衣服、新歌曲......让皇帝更喜欢自己,也纷纷跟着老太后起哄。
张近开始在河间执政,为瀛州知州,高阳关路安抚使,执掌军政大权。沧州在他管理范围内,会变得比以前安全很多。如果不出意外,他会一直干到1112年,而且会有个叫赵鼎臣的幕僚陪他到底。
证据呢?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想献女色邀宠?
“嗯?”
那些象沧州知州一样心思的考官,心中嫉妒排斥,不敢让赵廉落榜,却寻事狠压赵廉的名次,结果惹得皇帝很不痛快,当堂念了赵廉卷子上的诗:
赵廉的到来,最高兴的是权邦彦。
且不提和沧赵的关系。赵廉是俺们沧州的荣耀,名载史册的荣耀。你这个来沧州屁股还没坐热的东西就想害赵廉,一二再地打俺们的脸?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样一来,赵廉不当状元都没天理。
一晃到了崇宁四年,即某元1105年。赵岳四岁了。
因为皇宫换上了沧赵敬献的花玻璃窗,美观大方亮堂,耐用,不惧风雨.......并且挂上了沧赵献上的配套新颖漂亮窗帘。
对‘恨不能化男儿身,越马扬刀斩辽寇,收燕云’的小妻子周氏,赵廉非常满意,非常尊重。大家也都喜欢。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云骑尉不算什么,差胡子爹的虚阶一大截。
不是因你身份,俺们早一拥上前把你揍成连你妈都认不出的猪头。
只是这种兴奋没持续多久就结束了。权邦彦调回沧州管一府教育。
怒声喝问那些考官:“这样的诗,你们谁能做来?这样的心胸壮志,你们谁有?你们就是这样对待联的忠君爱国有志天才少年臣子?”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赵廉和弟弟有约定:17岁必须是进士,而且高中。20岁必须是知县,26岁必须当知府,掌军权。
知州不识趣,不请自来,在婚礼上还大放讽刺挑衅话,当众质疑赵廉的忠君之心、人品和才学,顿时惹得满座哗然。
赵岳在母亲身边盯着这位“我就污辱你踩你了,你能把本官怎样”而颇有些肆无忌惮的知州,嘴角露出一丝后来让世界都畏惧的冷笑。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新来的知州是蔡京的人,很自负嚣张,更嫉恨少年得意的赵廉。
权邦彦回到沧州才方便赵岳慢慢渗透思想拉为同伙。这事让哥哥直接干,风险太高。
原本历史上他也是这样,不过这回却是赵岳谋划,让哥哥巧妙利用那些嫉妒者主动鼓动皇帝拆开‘赵权盟’。
知州只得涨红着脸,在同僚的嘲讽眼神中狼狈而回,一时奈何不了沧赵,在心里暗暗谋划。
羞辱士林娇子,谋害读书人的偶像,折整个士林的尊严脸面,皇帝都不敢轻易做,你算老几?
只是‘爱管闲事’的弟弟说了,女人太小,生孩子不好。满十八才好。赵廉夫妇虽为夫妻,却是分房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一下,亮闪闪的皇宫少了阴沉腐朽气,才是真正的美仑美奂,恍若天宫。琉璃何等昂贵。沧赵为此花费巨大,送的还不是奢糜之物,忠心可鉴。连老太后都欢喜赞赏,夸奖沧赵忠心能干。
最大的受益者赵佶自然更加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