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赵庄出名的三凶货:刘武、李赵信、董赵越突然冒了出来。
后边的李赵信、董赵越一咋舌头,看到张氏青肿变形的脸,谁敢在赵庄打赵庄主母?看看气势汹汹的老刘,明白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哪敢耍二虎,老实到母亲身边帮着搀扶着亲奶奶,小声问清原委。
至于过后丈夫会找她算账,她怕,但也不是很在乎。
她很清楚:就张倚春那两下子,十个绑一块儿也不是大姐的对手。只要大姐在,丈夫就不能把她真怎么地。或许也正是因为大姐,她才能不被丈夫休掉。退一步说,若大姐真出事了,那她在张家的日子也到头了。同样也就无所谓丈夫不满了。
张氏毫不迟疑,一点头,正要开口辞行。
他们手里都拎着这个时代民间半允许拥有的武器——朴刀,衣衫单薄,挽着袖子,脸上是汗,应该是在练武中跑过来。
“爹——”
一向愁眉不展的小脸终于展开,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瞎想什么呢?这么小的孩子会懂得欣赏?
仅一墙之隔,这边闹轰轰的,乔氏自然能大体搞明白发生了什么。
赵岳眯起了眼睛,却支起了耳朵。
糊涂是她痴迷张倚春,虽明知丈夫是个吃喝嫖赌的草包绣花枕头,对她也就那么回事,却仍爱恋不改,和后世的狂热粉丝小受有相似处。当然,这和这年头讲究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也有关。既然成了张家媳妇,她就得接受丈夫的缺点。
因为有风声干扰,在侧院练武时,他们只隐隐约约似乎听到张倚春在叫呼,虽不喜这位赵庄舅爷,但不是他们有资格管的,也就没当回事。后来听到老刘的大叫,留心下又听到许多声音掺杂,似乎赵家的老太太们都出动了,这才感觉出了大事,赶紧过来……
此刻,赵岳打量着赵庄三个所谓的没脑子凶货,眼睛渐渐亮起来:渔业,渔民,水军?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这位马庄主会怎么做呢?
呼喊间,三凶货都盯着张倚春,目光凶狠,似要吃人。
赵岳会说话后问母亲才知道了:渔业是赵庄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海上、淡水都进行。鱼虾蟹、以及各种海澡植物,凡是能吃的都弄来卖钱换粮食,或晒制好填肚子。可以说,没有渔业,赵庄人得饿死至少一半,或者根本不可能汇聚起这么多人安居在此。因此,赵庄的渔业队伍被不断壮大,规模不小。从事作业的除了老手,全是庄上最精壮能干能打的棒小伙。这支队伍如今是沧州附近海上一霸。
老刘急眼了,扑通跪拜在冰冷的地上,以头抵地,苦声道:“主母,请三思啊。”
沧州河多,淡水鱼不值钱。这时代的海产品,因佐料和烹饪条件限制,口味不行,人们也不懂得其营养价值,并不受人重视,也卖不上价钱,换不了多少粮食,为了一庄人的生存,即使在冬天,只要海不结冰,赵庄渔民也要继续出海劳作。也只有在辽寇来犯时节才待庄上防御。今年辽寇一直没来,大雪不封路,随时都可能杀来,所以刘武他们三个这时候才能在家悠闲练武。
瞧老马风尘仆仆的样子,应该是刚到家,极可能连家门都没进,就被乔氏拉来了。
马家搬来赵庄后,住的是赵家的房子,只在中间砌了道墙,隔了个单独院落,另开了大门出入。但墙上开着小门好来往方便。
这会她也明白该听谁的。所以也不管丈夫阴沉沉的脸色,拉着闺女,笑着向赵明月一招手:“小孩子不掺和大人的事。来,咱们走。”
刘武他们三个长大了,勇武讲义气,在年轻人中有威望,被付予重任,安排负责带领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