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是自己的错。
想想还有那么多的科室要通知,也不知他们又会问会什么更奇葩的问题,婉清又头痛又期待。
考试地点是在教导队那边,院里的考试人员统一坐车去,也统一回来,当年婉清心中很是的紧张。她当然希望自己能考上,但她也知道希望不大,因为自己的底自己知道,就算在最后的那几个月很是用功,但也见效甚微。
最好今天不要遇到这种好奇宝宝,要不然还真是费劲。
“是大辫子的诱惑。”此时握笔的手都快要把笔弄断了。
先从机关开始,结果第一个接电话的人就让婉清很是抓狂,情节如下:
“大辫子的诱惑。”
所以这一世,她就跳身出来,不在受那种苦。反而乐得轻松,好吧,承认了,婉清其实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大志的人。
总之,婉清同学就是很忙啊,忙着赚钱啊。时间也就在忙碌中过去了。
“那他们闹不闹啊?你看他们快完事了不?时间也不早了。”
这时电话也少了,婉清此时正一手拿着一块西瓜,一手拿本书幸福着呢。想想前世时,这个时间她正在丰台的学习班的教室里看着不知是语文还是政治呢,正和自已的大脑闹革命呢。想来这重生过来,还是有好处的。那种紧张的气氛她再也不想经历一次了,此时她更是觉得自己不再考军校是个明智得不得了的决定。
这下婉清听清了,她一下就想起了,前世时也是看了这部电影的,那天也婉清通知各个处的,结果没有一个人是没有问第二遍的,弄得婉清很是无语。她的普通话也不是那么标准嘛,
“这个嘛,我不知道好不好看,电影名是《大辫子的诱惑》”
“知道了,大骗子的诱惑。”
因为婉清他们送菜上门,态度还好,有时还免费送些东西,很是得到一些好评,给餐厅加分不少。婉清有时都不得不佩服自己,这样也能拉来不少生意。其实这些小伎俩在后世早已是见惯不惊了,早已不会让顾客有什么好感了,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我看也快完了,再喝真得趴下几个了。没事,都是认识的人。你放心吧。”
过了两天,下午婉清上班,在三点左右,俱乐部的蒙田打电话上总机。
“电影名为大辫子的诱惑。”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此时电话铃响起,婉清放下手里的西瓜,擦了下手,接起了电话。结果却是陈松涛打来的,婉清看了下时间,才发现已经九点钟了。想来此时餐厅里要么是没有吃饭的人了,要么就是只有那么一两桌了。有些来吃饭的,特别能喝,有时会从六点多就能弄到九点来钟,那真是话没少说,酒也没少喝,结果菜却吃得不多。时间都用来说话和喝酒了,哪里还有功夫吃菜呢!
“我一直以为你没这个觉悟呢!”
看着这一群处于兴奋状态的人,婉清已经记不得里面有多少人是考上了的,是哪几个考上的。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此刻大家是高兴的,是努力过了的。
真希望多有几个这样实在的朋友啊,以后电话费都不用自己缴了。
两人在电话里瞎贫了几句,婉清就在电话里听到喊结帐的声音,她赶紧让陈松涛快去,然后就挂了电话。
陈松涛点点头,才又想起是在讲电话,然后又补了一句:“是的,说是到这个月底就结束了。你怎么样,今天忙不?”
“是大辫子的诱惑。”在此时着重对于那几个做到字字清晰,发间准确。
“我只是猜想的,这个时候,你打电话一般都是通知这个事的。所以才这么问的。”
于是婉清又问了一遍,这下蒙田直接用四川话回答:大辫子的诱惑。
“是啊,他们到是能喝,就那么五六个人,就喝了三十瓶啤酒了。好在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喝多的人,真是海量。”
他们有些人因为感谢婉清前时候给他们送吃的,非得要敬婉清一杯,但是婉清真是没有什么酒量,再说了他们又不是统一说敬一杯表示感谢,是其中一个先这样做的,如果婉清喝一杯,那么后面的人有样学样,婉清是喝呢还是不喝呢?所以她统一拒绝,但是架不住那些人的热情,后来陈松涛替婉清喝下一杯,说好是大家一起敬,就不用都上了。要不然就算陈松涛是海量也得让他们给灌趴下不可,好汉敌不过人多嘛。
由于蒙田的普通话并不是那么的标准,所以听起来和《大骗子的诱惑》差不多。
呃,无语。
别人在为考学了而忙,婉清却在为小餐厅而忙,除了上班,就是把心思都放在了小餐厅上面。经常想些不同的菜式出来,也有很多的小吃,到是把餐厅搞得有声有色。
婉清一听是蒙田的声音就问他是不是有电影看,因为那时俱乐部有一个职责就是通知总机晚上要播放什么电影,所以那时一听到俱乐部打电话上总机,就总是以为会有电影可看。
陈松涛却说没事,他想和婉清聊会天,于是两人又在电话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陈松涛才挂了电话回宿舍去了。
“大辫子的诱惑,就是长头发,辫成的麻花辫的那个辫子,辫这个字就是两个辛苦的辛字中间加一绞丝。简单说就是长头发的诱惑。你是否明白了。”
十八室的一个女兵到时很有考学的样子,她是参加的教导队的学习班,据说学习很是认真刻苦,特别是最后这一冲刺阶段。
电话班的白桦也报名要考军校,但是她没有报名去学习班。她就在院里学习,也不知她是怎么想的。但是婉清看她也不像要真心要考学的样子,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她还是和平时一样,看书的时间不多,和什么老乡啦,朋友啦玩的时间比较多。
今天是考试的第一天,婉清站在餐厅门口看着载着考试的战友们的车子从门口驶过,心中不由得为他们加油起来!因为她知道,他们中的好多人在这期间的努力和付出,其实那时考上军校也算是不错的出路了。可以不用担心毕业以后的分配问题,从此还真是端上了钱饭碗了,而且用一种很现实的说法就是,一上军校都有津贴可拿的,当然比当义务兵要多很多了,就连学费都省了。
一直以后她就很佩服那种能连着复读好几次的人,就只为能考上大学,有些甚至只是想考到心目中的大学,就一直考,一直考。婉清经常都在想,如果换作是她的话,可能连着读两次高三,她已经疯了。那样高强度的学习,那样紧张的气氛,得有多强悍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抗到最后。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婉清是不可能有这种心理承受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