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李青连忙放缓语气道:
李青一听,顿时撇了撇嘴道:
看看蔡邕,果然是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能听到他抑制不住的大笑声。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有人欢喜有人忧。
想着,他又是喟然一叹,挥手道:
“老爷,他这样子不是病么?叫来郎中,一问便知。”
其中一个,就是李昌。
“云上公子呢,今日可有什么变化?”
原来,云上公子并不是表面上整天笑眯眯的模样,他也是有伤心事的一个人。不然,一个人绝不会偷偷地跑出来,一个人悄悄地这个样子。听说他是从万里海外而归,中途举族遇难,仅幸存他一人,看来传言是真的了。唉,真是怪可怜的。
“喏,”李青答应一声,麻利地走了。
“回老爷的话,子叔先生么,每日老三样,早上舞剑下棋,午时吃酒弹琴,晚间抱着丫鬟。倒是那个憨货胡车儿简单些儿,整天抱着怀里两样东西,一句话也懒得说。”
要紧之物,呵呵,再要紧也没有自己的亲儿子要紧啊!
这可不是小事,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他事事时时都要从别人嘴里去问时间,别说未来他准备去创造一个能够保护自己的帝国,眼前的生存都可能是一个问题。
“是呀,”李昌回头看了一眼李青,虽然知道结果,但还是忍不住问道:
“那两样东西,还是从客栈要回来的断木和木杆么?”
哦,李昌顿时心中一沉,转身就向内院走去:“那人呢,他们现在何处?”
“对了,云上公子每日一早,还是必定要端着他的那个神杯,去井边口吐白沫么?”
难得的是,这个少女不仅温润贴心,柔弱可人,更做得一手好饭,每日必端来一钵美食靓汤。但是最终俘获老头的,却是她的那一颗发自肺腑的爱诗之心。爱诗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读诗、写诗,水平如何,现在谁也不知道。但最近老头放出的一番话,却是明显意味深长:
三日后,蔡邕刚刚可以勉强下床,小走几步,李昌便等不及了,命令大管家李青带着大批家丁奴役,赶着大车,浩浩荡荡,热热闹闹,将蔡邕一行正式接到了庄园中。
如此一来,大家集体搬往李家庄园一事,也就没有了任何阻碍。
“莲儿,爷爷走的那一天,要赋诗一首。谁也不给,就给你。”
这么一想,喊出的声音就比从前亲切了许多:
李青看到李昌露出笑容来,不由得神情一松,抬眼观察了一下李昌的表情,随即十分小心地试探了一句:
“也不是每天都去,”李青想着怪异,不觉也是跟着皱皱眉头:
不管怎样,蔡公已经铁定是要收云上为关门弟子,这总是跑不掉的吧?
“回老爷,这都快二十天了,小的每日都亲自去好几趟,每次看到的都还是那一个样子。要么坐在那里对着窗子发呆,要么就是低头写写画画,要么就是像根木头一样在院子里站着,一站就是大半个时辰,也不嫌累得慌。”
刘域七天前从蔡邕那里学会了黄历干支推算法之后,马上就在纸上演算出了自己最为熟悉的公元表,随即给自己弄了一个简易日历。有了它,再与皇帝纪年一换算,他终于得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精确时间坐标。
“今日早上从井边离开后,云上公子去了一趟厨房,当时小姐正好也在。”
这个笑声,一多半都是因为他的身边,多了一个少女李莲。
少女养眼也养心,这只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