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穿越之寡妇丫鬟 > 第六十章葅菜之事

第六十章葅菜之事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过些日子直接捞出来,切丝就成。能吃一冬天,吃剩下的来年春天咱们再将这入了盐味的萝卜切丝晒干卤过后做成卤咸菜,这卤咸菜大嫂也吃过的。”陈氏耐心地解释道,随后她又将萝卜的叶子也洗净甩干放进盐水里,腌制之后可多存放些时日,也是冬日里的一道腌菜。

蓝怡教的上心,两个孩子也学得起劲,日子便在这般的忙碌和教学中,慢慢滑过。当蓝怡觉得如此甚好之时,两个孩子却渐渐不安于室了。

剩下的白菜被蓝怡做成酸菜保存。

果真是简单啊,蓝怡给宝宝压压小帽子,把他手里的小个生萝卜拿走:“弟妹,这萝卜怎么个吃法?”

这场秋雨后,天气越发冷了。这段时日,王林远开始跟着跟着王掌柜父子忙活着寻找合适的地点开油坊和安排人员的事情,频繁出入县城。林远舍不得坐牛车,再说这去往县城的牛车也只在县城集市之日才有,所以多数时候他都是步行来回,蓝怡便让他骑着毛驴,这样能节约不少时间和体力。

当然,为了增加两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蓝怡选的诗词多是比较应景且朗朗上口的。例如现在虽是百草萧条,大青山的半山腰以上的松柏却是苍翠挺拔,让人看到便觉得有种隐隐的希望在,似乎春天也不远了。

两个孩子下雨天便坐在炕上玩弹弓和石子,或是跟着蓝怡到温室里玩。因为还没有到上冻的时候,蓝怡只在北墙的土炕里烧着木柴,温度还算舒适,这里成了宇儿和宝宝两个最喜欢的地方。

李氏赶紧摆摆手:“宝儿他娘,你们自己个留着吃就成,家里菜不少,再说这温室里的菜下来你挑到城里准能卖个还价钱。”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小毛驴这半年过得十分滋润,草料丰富还干活不多,隔三差五的蓝怡还给它给刷毛。所以这小毛驴蹿高了不少,背部到了蓝怡的下巴。其实,蓝怡觉得自己也长高了一节的,只是没驴子长得快罢了。

“二婶,您这话就见外了,再好的价钱,咱们自己个也得先吃点尝尝鲜不是?剩下的我再卖去城里。”蓝怡又指着白菜问到,“这白菜也是腌么?”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卤咸菜是农家四季菜桌上必备的,这卤菜盐味重十分下饭,蓝怡从二婶这里拿了些回去,用水泡过几遍后用来炒鸡蛋,别有一番滋味。

“作为这一片萧瑟里唯一的绿色,果真是养眼又养胃。”

李氏点点头:“这些白菜洗净再晾干,然后放进花椒盐水里泡一段日子,等入了滋味再能拿出来切着吃。”

从王林远那里,蓝怡也了解了大周油坊的一些基本榨油发方法。油坊榨油时先将油菜籽晒干炒熟,再装进竖着的粗管内,粗管是用木头或青铜制成,下边是带有凹槽的石头。榨油时用木头或石块在粗管上端压砸,把菜籽压碎出油。压砸菜籽的石头或木桩,车轮加杠杆原理推动,人力或水力,还有牲畜拉动的都有。

胖胖的八婆二嫂直言,蓝怡这温室比周财主的暖房只好不差,蓝怡这才知道这里人也是有冬日里种植蔬菜的方式的,只是自己没有接触而已。

宇儿记忆力很好,只教了三四遍就背了下来,高高兴兴地一遍遍背着。总算替代了那首不离口的《猪之歌》。宝宝凡是是跟着哥哥一起的,他虽然还是吐字不清,却也能跟着哥哥读出几个字。

习惯了暖气和空调的蓝怡比较怕冷,现在已穿上薄袄外面套上棉坎肩,两个孩子倒禁冻些,只穿着薄棉衣裤套了外衫裤子,小手摸着都比蓝怡的暖和很多。

在屋内呆着时,蓝怡多是教导两个孩子背诗识字。现在教导两个孩子用的成语和诗词故事等,蓝怡选的都是历史发生转折之前的,在周朝典籍上能寻到,只是在讲解故事时她时常给两个孩子灌输一些更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去思考。

前几日六子过来给蓝怡带回春兰和春草给两个孩子做的棉鞋、外衫和裤子。棉鞋也是千层底,衣服是用厚实的青蓝色棉布做的,衬里是白色细绸,薄薄地夹了一层棉花,外衫的对襟和袖口和裤子的裤脚都绣了花边,漂亮又不扎眼,农家孩子也能穿着出门,蓝怡对二人的用心很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