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上边记载了消暑祛火治痱的中草药,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五味子,半夏,黄连等,后边还介绍了几种五六月可祛暑补身食用的野菜。按着书作者所言,是药三分毒,用药要慎之又慎。治病仍以预防为主,随天气变化调整饮食,现在这个季节喝点去火的温和茶饮是不错的,比如菊花,金银花,甚至黄连茶饮,蓝怡仔细分辨书籍上对野菜和草药的描述,将图片记在心里。有些草药是含毒的,长相与平日使用的草药有几分相似,若是采错了是要出人命的。
晚饭后,蓝怡烧水让两个孩子洗澡。为了消暑,这两日泡澡用的热水加了艾叶和野菊花煮过,全家人洗的香香的后,蓝怡开始研究起新买的书籍。
蓝怡回到家时太阳已经挂了西山,她先到山坡上牵回山羊,才去陈氏那里接回两个孩子。
“好多了,多谢二哥挂记。”蓝怡应到。她此时没了骑驴的畅快,周卫极人高马大,自己人矮驴挫,跟人家一比自己活脱一侏儒小儿!
“娘,奶奶说这饽饽让咱们晚上热着吃。”宇儿将篮子递给蓝怡,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身后跟着两个小萝卜头。
这本草药书籍开篇序言说此书是依据《神农本草经》第一卷内容编制,书上给草药画了图片,介绍了草的习性,药用价值和采摘时节,采摘储藏炮制方法等。好在书上并没有多少太专业的医学词汇,语句也算平实,蓝怡读起来并不费力。
进入五月后下了两场不大的雨,林子里树木繁盛,树下绿草茵茵,开满野花,配上活跃的小鸟,一副天然之乐。蓝怡用树枝拨动脚下的草,时刻注意身边的树枝上是否有蛇虫,寻找着自己需要的草药和野菜。哈勒海,车前草,艾草,野菊花,金银花,黄芪和黄连,将背篓装得满满的,她并不敢入深入树林。
周卫极在他们这一辈中行二,所以这一辈人都唤他周二哥或二弟。
“不错,两个都是好孩子,走,咱们回家娘给你们蒸鸡蛋羹吃。”蓝怡鼓励地拍拍宇儿的小肩膀,加快脚步。
二叔一家一日只吃早晚两餐,农忙时干活累中午才加些干粮。蓝怡今日去县城给宇儿两个准备了中午的点心和吃食,但两个孩子习惯了中午的正餐,只吃点心也是不够的。
第二日吃过早饭,蓝怡趁着昨夜的湿气还未下去,便背起背篓到村边的树林里采摘野菜,准备做野菜包。院子里的韭菜、黄瓜和豆角等蔬菜日日吃,两个孩子也没有胃口,也该给他们换换口味。
“我有,宝宝亲了二婶一口。”宇儿自豪地说,他和弟弟都是好孩子。
“娘,宇儿也能吃半个。”宇儿拍拍小肚子,为难地说。他已经吃饱还是忍不住,娘做的菜包香香的。
“那有没有谢谢二婶?”蓝怡笑着问道。
“恩。娘说了,来看哼哼。”大妞妞抱着蓝怡的腿甜甜笑着。
蓝怡也觉得这样最好,省得一大家子在一处闹矛盾,只是林喜家的新房子在村南,离着远些。
蓝怡此次到县城是骑着毛驴来的,周朝紧随唐风,女子出行骑马骑驴也属平常,不需侧骑。蓝怡平稳的坐在驴背上,单手握着缰绳盘算最近开荒的事情,忍不住哼起了小调,傍晚的山风吹过,带来一丝丝的阴凉,让人心情愉悦。
宇儿拍拍小挎包:“吃了,还分给大福和妞妞她们吃了些,二婶给我们煮了粥喝。”两个孩子病刚好,身体还弱着,陈氏照顾他们的胃口,中午煮了菜粥让他们补肠胃。
“大伯娘,大伯娘。”大福和大妞妞甜甜喊道,大妞妞这段时日在蓝怡家吃饭,跟她混的很熟。
ps:今日忽然心情很不好,本打算多打一些字的,可是打出来的东西感觉都不对,总是差了一点点,觉得不是自己的。大家有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看着自己,很怀疑这是不是自己真是的脸;看着一个个的汉字,忽然觉得好陌生,似乎认真看,每一个字都不认得?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蓝怡将锅里的绿豆汤盛好,放在矮桌上,三个孩子一人半碗,蓝怡抱起宝宝也坐在旁边:“宝宝看,哥哥姐姐都喝了,宝宝也喝一口。”
妞妞摇头,大福啃着手指头:“伯娘,大福要吃。”
蓝怡借着进程去拜访了夏婉又去牡丹园转了一圈。此时牡丹花正在结籽,挂满了骨果,只是骨果还绿着,个头也没长成,要再有一个月才能收籽。
“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