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穿越之寡妇丫鬟 > 第四十一章 家有毛驴

第四十一章 家有毛驴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恩。二叔,这喂驴的草料我想着让周二发家把那三亩田的麦秸麦桔铡好送过来,抵一成租子,您看?”

“青草、稻草、麦秸、豆秧这些驴都吃,每日再早晚拌上两回麦糠米糠就成了,这水也不能断了。这头毛驴脾气温顺好用,但也不能太拧着它的脾气,管教时也要避开肚子和小腿。”王二叔叮嘱道,“这俗话说倔驴脾气,这畜生脾气上来了也大着呢,你养些日子也就晓得了。”

“是么?咱们还有十只短尾巴母鸡,会生蛋的。”家里的小鸡小鹅在蓝怡的精心喂养下,长得很快,已经能分辨出十五只小鸡中有十只母鸡,五只公鸡。小鹅虽然长得比小鸡快,但是蓝怡不会分辨鹅的公母,对小鸡中母鸡占了三分之二的比率,蓝怡还是比较满意的,觉得自己人品和眼光都不错。

“娘,娘,小鸡长出了红冠子长尾巴。”宇儿跑进厨房,在蓝怡身边说,语气有些郁闷,娘说了这样的是公鸡,不会生蛋。

“还没去丈量过,估摸着也得有这个数。咱们开荒,山坡的价钱与这山石情况是相关的,那处山坡陡了些,价格贵一些,五百文一亩;村北还有两处能开的山坡,要便宜上一百多文。”王二叔介绍到,他平日虽话少,但是在蓝怡面前话却总是多说几句,一是让她了解情况,二也是对这侄媳妇越看越中意,不自觉的话便多了。

刘氏和陈氏这几日经常过来转转,一是陪着蓝怡,二也是好奇大嫂又有了什么好点子。见到改造好的圈坑和茅厕,刘氏直接拉着林远过来让他照着在新房那院内也做一个,陈氏也点头附和,让林喜得空了改造好家里的猪圈,也好用来沤肥,无形之中,妯娌三个的关系又亲近了些。

“二叔,您怎么打算?”

“二叔,那块地方少说也得有四五十亩吧?”蓝怡思考着圈下多少地方合适,这里所用的亩与现代是相同的,一亩为六十平方丈。以六十位进制单位,与自古采用的六十为一甲子的基本纪年方式有关。

蓝怡望着桑椹,顿时觉得自己的嘴里冒酸水。

宝宝虽不会说话,但是对“乖乖的坐着”这几个字还是有反映的,他“啊啊”的应两声,挨着宇儿乖乖坐着,小手放在腿上,抬头望着蓝怡。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有钱有权的人才能享受的待遇,蓝怡现在也只有守着果树趁着果子成熟一次吃个够,下次再吃得等到明年果子成熟时。这般想着,很理解了苏轼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豪气和喜悦。

“蹲在马桶上玩手机的日子,一去不返了。”蓝怡教给宇儿用厕所后,看着宇儿高兴的样子,不禁感慨这年代的差距。

周家村集日时,二叔把驴子牵了回来,顺便给蓝怡带了两头小黑猪。毛驴体毛为黑灰色,这头毛驴结构匀称,体躯短小,四肢结实,透露高昂,眼大有神,一看便惹人喜欢。

种上秧苗,蓝怡带着两个孩子在树林边上转悠,认认草木。树林边缘以低矮些的乔木和灌木为主,下边杂生着野草。她能够分辨的也就是蒲公英、贯众、野菊花、羊蹄草、鬼见愁、五味子、攀藤的铁线莲等几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还有枸杞、连翘、酸枣等几种灌木也在林中,夹杂在一米多高的博落回里,再往里走,就是高大些的树木了,望着也就是胡颓子、栾树,槐树、柿子树等,蓝怡发现还有些野果子,比如山桃、山杏和山楂树等,居然还发现了桑树。上边的桑椹已经发黑,一丛丛的挂在树上。再往山上望,看着像是松柏一类的树木了,山顶掩在白云之中,很有气势。

“娘知道了,咱们有公鸡有母鸡。宇儿,宝宝,走,咱们去挖几棵南瓜苗种到地里去,长了大南瓜咱们包饺子吃喽。”蓝怡熄火,带着两个孩子进菜园。

她快速地捡了不少放进背篓,又从旁边的一棵枯枝上摘了些半干的木耳,便赶紧退出树林,两个孩子还在外边眼巴巴地等着。

到了村南看到翻车依然驾着,有人踩踏翻车正在浇地。有了水灌溉的几层坡地看起来绿油油的,让人心里舒爽,最下一层的水稻已经占满了水面,长势也正好,蓝怡自家种下的绿豆和黄豆也已经发芽,一条条巴掌高的新绿让她忍不住露出笑意。

“就是树上结的果子,你们看,远处那棵上边黑黑的就是娘要摘的桑椹。”蓝怡指着二十多米外的一棵树说到,“你们俩乖乖的在这坐着,娘怕树林里有蛇。”

回到家将桑椹用清凉的井水洗干净,三人头碰头吃了些,两个孩子也是吃的小嘴染上紫色,蓝怡不敢给他们多吃,怕闹肚子。山间野果特有的芳香让蓝怡回味不已,她很想念香蕉、苹果、葡萄的味道,这里没有香蕉苹果,葡萄也只有自己院子里种下的那些藤条,在这没有温室和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可吃的水果是有限的,应季水果能碰到了便要多吃些。

王二叔点头:“也成,这三亩地的麦秸喂驴喂羊也够吃的。过些日子咱们地里的豆秧下来,也能吃上一阵子。我去和二发说吧,他肯定乐呵应下。这两日我去转了转山坡,看上村东边那处离着花溪不远的,虽地势陡开荒种田难了些,但种牡丹差不离。”

蓝怡想了想村东的地方,她家现在就在村子的东北边,村东花溪流经的那处狭长的地方确实不错。地势虽说比起村南的稍陡,但是山坡上绿草葱隆,石块也少,土质应该不错。

院外传来大门打开的声音,蓝怡赶紧起身到院中,见到大福蹦蹦跳跳的跑进来。

“二叔,咱们村的盖房子的泥瓦匠可有闲着的?侄媳妇想请人改造改造茅厕。”这是她早就打算好的事情,只是一直忙着没时间着手。

“好,咱们这就走。”蓝怡想着估计是驴子或田地有了消息,这些日子有什么事情,二叔都是请蓝怡过去,蓝怡寡居,他们登门多有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