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婶婆媳三个听到她们路上出事,马上被转移了注意力。蓝怡将自己在梅县租车,车夫不只贪财,还想打她和孩子的主意,她们只得弃物逃离摔到山下逃过一劫之事粗略讲了一番。三个女人又是一番感慨。
“是啊。林山媳妇,这是你二发叔。”王二叔介绍道。
陈氏笑笑:“大嫂一看就是心灵手巧的,我哪里教的了你,咱们一块做活也有个说话的。婆婆说了,今日下午咱们过去帮着大嫂收拾东西,人多也快些。”
蓝怡摇摇头,“我从山上摔下来时只顾着孩子,其他的哪里顾得上。”
蓝怡点头:“二叔,山里的野兽经常下来祸害庄稼么?”
“宝儿他娘,现在有功夫,我带你去地里认认。”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二发叔。”蓝怡抱着孩子,恭敬地喊人。
刘氏哼了一声没有应腔,她早就知道王林山田地的事情,也曾跟林远抱怨为什么不自己租下来种,便宜了别人。村里别的人家租田,都是租户留下三成,田主留下四成,剩下的三成交租子,租王林山的田能留下四成,她自然是动了心思的。
宇儿身上的伤很明显,脖子上和手腕上等地方是遮不住的。大家都看到了却没有问,最多在心里想想。但刘氏一向是个不管不顾的,当着宇儿的面让蓝怡不知该如何回答。她并未想瞒着宇儿的身世,毕竟李家村离北沟村不远,宇儿以后也要去祭拜父母,瞒着也没必要,只是想寻个合适的机会再说,但绝对不是这般当着孩子的面去揭他的伤疤。
蓝依望着眼前的田地,田里的麦子长势不错。蓝怡记得《大周地志》上讲,此时占城稻种植面积不小,已由江南地区推广至北方,产量也不小。
王二婶理了理,将林山的田地情况告知蓝怡:“林山有八亩田,水田三亩,坡地五亩,都是租给了村里人种着。咱们林山是秀才,田地是不用交租子的,林山心善,租子只收六成,剩下的四成留给租户。因为林山去赶考时咱们凑不够盘缠,林山去里正那里借了十两银子,说好是用粮食还,所以这三年的租户都是将那六成收成送到里正那里的。”
蓝怡赶紧摇头,“不麻烦二婶和弟妹们了,家里的东西我收拾差不多了,还是先忙着田里要紧。”
虽蓝怡说了不急,但二叔从田地里回来后还是到了蓝怡家,跟她说田地的事情。
“恩。”蓝依点点头,她看着田里的麦子,有些胆怯。她小时候下水玩时被水蛭咬过后对水田这等地方有心理阴影,若是种水稻,她还真是不敢下水田的。
二婶和陈氏此时一人端着一个簸箕,里边是未去壳的小米,蓝怡见她们熟练地将混在小米中的小石子和土块捡出来扔在地上,便转移话题道。
“以前不小心碰到的。二婶,您捡这些是要吃么?”蓝怡轻轻说到,安慰地拍了拍宇儿的小肩膀,让他莫紧张。
王民善是王二叔的大名,王林山的爹名为王民政,乃是王林山的爷爷亲自起的。王林山的爷爷是读过书的,这两个名字取自古人耳熟能详的《论语?颜渊》,乃是不错的好名字。
北沟村虽说是环山抱水,但是村南离着山脉间有一个过渡的平坦地带,约有三五百米的距离,平坦的土地被分割成一块块规则的田地,多种着麦子,远处地势缓缓上升,开辟出了一层层的梯田,梯田里也是绿油油的一片。
“二发哥,你忙着,我带他们到坡地那里看看。”
“多谢二婶,又要麻烦二叔了。这田地的事情不着急,改日二叔得空了再去便成。”蓝怡感激地说到。
行走了约三五百米,穿过这一片平坦的田地,到了坡地之处。坡地也算是平整的,一层层的蔓延到山脉之下,每层间的落差也就半米到一米之间。当然,有些较坡度较大的坡地并没有开辟成梯田,而是慌着,上边灌木杂草丛生。
王二叔有些意外地看了蓝怡一眼,点点头说:“是种得占城稻,这稻子杆子粗壮,稻穗饱满,自种到收也就两个多月,正好秋里收了能再种上麦子,一年稻麦两熟。不过也就是这十几年才开始这么种的,以前咱们这里都是麦子收了中芝麻或粟子。”
“林山的田他也跟你提过吧?家里田不少,不过他早就租给村里人种了。”王二婶提到王林山,语气有几分低沉,“估计那孩子临终前让你们母子回来,也是想着让你们母子靠着这田地过活吧?”
“大嫂可要仔细些,这脑子的,那你的行李就全丢了,没找回来?”刘氏听了大嫂的陈述,关心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