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穿越之寡妇丫鬟 > 第二十八章 村居田地

第二十八章 村居田地

“二婶,我也不好喝茶,家里孩子也小,喝不到的。您留着吧,来个客人也好待客不是?”蓝怡既然带了来,自然是不会再带回去的。蓝怡觉得二叔一家对自己的称呼还是很多样的,从“林山媳妇”到“他大嫂”再到“宝儿他娘”,一日也换了三个,这应该都是这边通用的称呼,之所以不用第一个了,估计是因为林山去世后,这个称呼怕引起蓝怡的伤怀。

路边草很多,蓝怡今日挑了嫩嫩的青草打,很快也就打了一背篓,青草的香气扑面而来,让她觉得甚是舒服。打完山羊吃的青草,蓝怡又寻到艾草打下不少,艾草驱蚊效果还是不错的。

陈氏一脸慈母的笑容,看着蓝怡抱的宝宝和身边乖巧坐着的宇儿,羡慕说到:“宝宝还小看不出来,不过宇儿这孩子看着就比大福听话贴心。”

趁着此时天光放亮,蓝怡将带回来的行礼和昨日买的东西整理好,到厨房用白面烙了两张白面饼,从院子里拔了几棵菠菜用热水烫过凉拌。这院子里的蔬菜是刘氏种下的,蓝怡想到她那副嘴脸本不想动,但是她还没得及准备蔬菜,早餐营养重要,若是她问起大不了给她几文钱。

咩咩的草吃完了,蓝怡三人带着背篓去村边打草。现在天光大亮,村里人开始下地忙活,刘氏抱着孩子与几个妇人在树下坐着闲聊,看到蓝怡便高兴地喊道,“大嫂,这是去干啥啊?”

去到昨日的杂货铺,蓝怡买了两个陶盆和其他用品,又寻着木匠家,订了一个洗澡的浴桶。她问杂货铺老板灯油的事情,才知道这里的灯油其实就是植物油,此地用的是菜籽油,当时是这灯油杂质较多,但价格并不便宜,一斤油价抵得上半斤猪肉,所以村里人若非有事很少点灯的。

宇儿和宝宝听到娘亲抑扬顿挫地念着,便好奇地转头望着她。蓝怡微笑着又读了一遍,不过此时已不是《鹧鸪天》,而是更适合孩子理解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宇儿,喜欢么,娘以后教给你。”

三人回到家,蓝怡把菜园的空地用铁锹翻了翻,分成小块洒下菜种浇水,既然有地,蔬菜自然是要自己种的,她现在手里的银子已经花出去不少,能省则省些。她生在农村,对田地并不陌生,或者说种地的基本常识她还是具备了的,并不怕菜种长不出来。

宇儿听了点头,蓝怡让他想叫什么才好。宇儿沉默了片刻,小声说到:“咩咩。”

宇儿忍不住裂开小嘴笑了,他今日的状况比昨日要好。

简单吃过午饭,蓝怡带着孩子们睡午觉。她不想改变自己每日三餐的生活习惯,觉得这样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好些。她午睡时间并不长,约莫半个多小时也就行醒了,这是多年在学校养成的生活习惯,体内的生物钟发挥了作用。蓝怡抹掉额头的汗水,不禁感叹这才是农历四月十五,天已渐渐热了起来,等到进入盛夏,天气更热了要怎么办才好。

“大嫂真是勤快,这一只羊还值得你们一家子出来打草啊。”刘氏依旧笑着,一双媚眼上挑,主动提议道,“让宇儿和宝宝在这跟着我玩,大嫂一个人去也快些。”

蓝怡见她一脸笑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好事,走过去带着孩子与几人打招呼:“三弟妹,去给家里的山羊打些草料。”

衣服,自己一家三口并没有夏衫,要开始准备了。屋内柜子里还有王林山和他的父母的一些旧衣服,蓝怡收拾好都放在了柜子的角落里,是不能动,也不想动的。

蓝怡又在杂货铺买了蔬菜种子,都是本地能种植的蔬菜:丝瓜,黄瓜,菠菜,扁豆,刀豆,茄子,萝卜,莴苣,南瓜等,每样或多或少地买了些,才花去二十文钱,已是相当便宜了。当然,回来时她买了些菠菜和莴苣,当做这两日的蔬菜。

“王大嫂,你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在村里一直住着?”刘氏身边的二十多岁的一个高挑妇人见蓝怡一脸随和,好奇地问到。

“宝儿他娘,这东西太贵重了,你还是留着吧,日后说不定还有用处。”二婶看着包袱里的茶叶盒子,摆摆手不肯收下。蓝怡过来带的一大条猪肉已经不少,再送茶叶她是不敢收的。

饭后蓝怡收拾碗筷,带着孩子去院子南边看山羊。宝宝对山羊已经很熟悉了,伸着小胖手往扭身子就要抓。

“就是,王大嫂这小强调配上这小身板,真不想两个孩子的娘。”旁边另一个妇人也开口搭腔,她说着还与刘氏对了对眼神,两人笑的十分隐晦。

蓝怡笑笑,日子若嫩平安顺遂,该多好!

陈氏家的大妞妞在院子里自己玩,刘氏抱着二妞妞,蓝怡并未见到陈氏家的大福。

陈氏语速慢,声音也较刘氏柔和不少,说话让人听着也顺耳不少,蓝怡冲她点头:“多谢二弟妹,我对咱们这边的规矩不熟悉,有什么做得不合适的,还请二婶和弟妹们多包涵。怎么没见大福?”

这样的青山绿水麦田黄花,让她想起了辛弃疾的《鹧鸪天》,便轻轻念到:“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孩子们昨日睡得不错,鸡叫声声之时他们也就醒了,三人在厨房的矮桌上吃早饭,当然,依旧喝了些羊奶。

“宇儿你说,给山羊起个名字,好不好?”蓝怡忽发奇想,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