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地志,传世至今最为有名的恐怕是唐初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不过这部书也已经散失了,其规模如何蓝怡自然不得知晓。这本《大周地志》比在夏婉处看到的《草堂集》倒是厚了不少,书的作者落款是柴公常,此人蓝怡也并未听说过。
蓝怡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普和六年相当于北宋初期了,公元十世纪末。”
根据地志上的只言片语和人物介绍,现在的大周就是五代十国的后周。不过周世宗柴荣并没有在在位四年之时病死,而是在位了三十六年!他英明睿智,带领军队统一全国,建立了全国统一集权的中央政权,开创了这大周盛世。现在在位的是柴训,“而立登位”的柴训已非历史上记载的“幼子”。
“这倒不曾,乳娘说要等到六个月才能感觉到呢。”夏婉摸着肚子,又看看床头放着的陶土娃娃,面上满是期待。
“姐姐的老公竟是做官的么,蓝怡真是高攀了。”虽然夏婉说是“梅县小吏”,但就凭她这做派和行头,想来其丈夫应是“官”而非“吏”,只是自谦之词罢了。
蓝怡双手捧着这本有些分量的蓝色封皮线装诗稿,被“草堂集”三个大字晃瞎了眼睛!
李白病逝之前,将自己的诗稿万卷托付给他的好友当涂县令李冰阳,请其为之作序。李冰阳为之整理诗稿并作《草堂集序》这篇序言,流传至今。但遗憾的是,这本十卷的《草堂集》已佚,蓝怡没有想到自己竟能见到这本已佚的太白诗稿,整个心神都被它摄了去。
“竟是《草堂集》!李阳冰替李白辑成的诗文集《草堂集》十卷,并为之作《序》而闻名于诗坛的《草堂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至于具体是哪一年,她就无从得知了,蓝怡挠挠头,自己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在这里是无法预测时局发展,从而避开祸端的。
“让姐姐见笑了,小妹曾听先夫谈起李青莲。先夫对其十分推崇,说他是位洒脱不羁的大诗人,诗作更是传遍大江南北,小妹也读过青莲的几篇名作,只是这《草堂集》还是第一次见到。”
“山东蓬莱,这可是好地方啊。”蓝怡庆幸,好在这登州并不靠近大周边疆,不是什么战乱祸事之地。“山东地靠渤海,就算再怎么变化,这自然条件还是太了的。”
该书按大周的州县建置,详载各建置的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内容十分丰富。蓝怡根据上边的总体描述,发现大周和大唐的疆域相当,东北也是有突厥吐蕃、高句丽等国。
蓝怡松了一口气,见着书籍一高兴,现代词语竟溜了出来,还好夏婉并未在意,看来以后还是要小心行事的。“老公”这一词,在古代更多的时候指的是太监,若是此地也是如此,她这称呼就十分让人怀疑和不舒服了。
“瞧妹妹说的,这几本书本就是带了来打发路上时日的。”夏婉抬手从檀木书箱里取出一本较厚蓝皮书递给蓝怡,“想来妹妹也是与我一样不常出远门的,咱大周地广物丰,着实不是咱们能想出来的,这本地志我瞧过几遍了,记载的倒是颇为详细,妹妹可拿去看看。不瞒妹妹,若不是你姐夫在梅县做个小吏,姐姐我也是拿不到这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