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042章:大清洗、大换血

第042章:大清洗、大换血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田尔耕、许显纯将锦衣卫内部的高级人员,基本上全部都换了个遍,有的被逮捕审查,有的被闲赋在家。

总督辽东的孙承宗,上任之后决定先将防线,撤掉了辽河防线,向朱由校请奏。理由很简单,明军此时士气低落,军容散乱,辽河防线并不能挡住后金军。朱由校随即同意了孙承宗的决定,让明军撤退到广宁,加固广宁防线。

这样的大清洗,也迅速蔓延到了军中,朱由校很快就在腾骧骑兵师、武骧骑兵师,以及京营展开了换血行动,并开始大规模的进行洗脑教育。

在孙承宗的指挥下,明军在辽西地区开始有条不紊的重振旗鼓,局势开始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军中,大批思想觉悟高的普通士兵被提拔了上来,构成了基层军官体系,军事素质方面自然是有待提高,但是原本那批基层军官,也未必高明多少。

锦衣卫和东厂的糜烂,就是因为高级人员产生了自己的思想,才会欺下罔上,蒙骗皇帝。基层人员的思想相对单纯,而且容易洗脑。同时也因为他们得到提拔,忠诚性要比原先的人员要高得多。

辽东富庶,然而到处都是荒地,蒙古人在明军后方城池郊外牧马,这简直无法容忍。满桂接到命令后,带领着五千明军,迅速扫荡了周围的蒙古部落,非常轻松的就击败了这些结构松散的蒙古小部落,然后又招募蒙古人,安排他们生产放牧。

天启元年,初夏。

随着查抄资产的公开,一群东林党哑口无言。

大清洗过后就是大换血,空出的职位,首先进行了结构上的优化。空缺人员,一律从基层提拔上来,然后进行系统的思想灌输。

气温开始彻底回暖,朱由校却已经不再上朝,不过还在批阅内阁送来的奏折。属于东林党温和派的叶向高,处理政务上还算比较稳妥的。

改革还在持续,最大的变化就是朱由校提高了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员待遇,俸禄提高了一大截。

当务之急还是要把京营训练出来。

随后孙承宗按照君臣二人商定的策略,开始将前线百姓全部转移到后方,安排这些辽西百姓和辽东逃过来的百姓开垦土地。但凡容易被后金军劫掠的地区,百姓一律转移到山海关外、宁远、锦州一线。

孙承宗已经陆续发来了几道奏折,向朱由校汇报了一番辽东局势。辽东地区基本上已经全部陷落,如今明军退守广宁,并在广宁以东的辽河西岸构筑了第一条防线,中间又构筑了一条防线,广宁则形成第三道防线。

骆思恭当了这么多年的锦衣卫指挥使,这种扯虎皮的职务,最是合适搜刮钱财了。

对于朱由校来说,他又宰了一头肥猪。

只是军中的清洗要温和很多,毕竟军队的思想问题还不是那么严重。因此只是将一些不合适的军官打发去搞军屯。

“皇上,军工厂那边上报说,工匠们已经研发出了十几种燧发枪,皇上您是不是过去看看?”杨光对朱由校禀报道。

同时整顿兵马、加固防线、囤积军粮、守城物资,并展开军屯,加强明军自给自足的能力。

话说骆思恭奉命带着锦衣卫到辽东彻查,骆思恭在辽东转了一圈,可谓收获颇丰,被他抓到小辫子的官员、武将纷纷向他行贿。骆思恭吃得肚皮滚圆,象征性的抓了几个小喽啰,然后带着人回京城向皇帝复命去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京营基本上是一支没有作战经验的军队,不论怎么清洗,都不会造成战斗力下降,因为本来就很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