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震孺弹劾崔景荣各项罪名,然后推荐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
皇帝看上去虽然权力至高无上,但实际上要罢免一些官员,都是要有理由的。要是没有理由,随自己喜好的罢免臣工,臣工们还不炸毛了啊!
不过这一时期的东林党,尽管有不少官员比较廉洁,但是他们维护商人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他们的观念已经被‘洗脑’了。而东林党当中,还有几个核心的阴谋份子,随时可能弄死朱由校这个皇帝。
沈阳陷,紧接着,辽阳陷!
东林党这个时候也不敢保袁应泰了,毕竟都已经是个死人了,让袁应泰背锅是最良好的选择。
“哼!你们看看这是什么?”朱由校气愤的把银票丢到下面,叶向高把银票捡起来一看,结果却是脸色一变。
这次辽东兵败,是朱由校登基以来,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他必须将辽东局势稳住。
“你马上派人到辽东严查,还有谁贪渎了辽东军饷。”朱由校怒气冲冲的命令道。
“启禀皇上,内帑调拨三十万两,加上皇上您查抄袁应泰所得的十万两,抚恤军民足矣。”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许袁应泰可能没有打算要让沈阳失陷,但是十万两白银却能让子孙后代都衣食无忧了。
不过孙承宗的这个东林党身份,对朱由校来说却是比较有利的。
“启禀皇上,辽东兵败,朝廷应拿出一笔银子到前线抚恤将士。”
当皇帝也是差不多的,东林党靠着各种大义、道理来驳斥皇帝,皇帝要想把东林党的一些党羽剪除,自然也是需要理由的。
“这个……”叶向高哑口无言。
不过此时的兵部尚书就是个火坑,谁跳进去都得脱层皮再出来。崔景荣如果再留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自然是不死也的脱层皮。同时孙承宗这个时候,也不宜出任兵部尚书。于是朱由校随即以离不开孙承宗为理由,拒绝了让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的请奏。
“臣遵旨。”骆思恭领命,而东林党那些大臣们也无一反对,东林党内部很多官员都甚至还不知道东林党有参与到卖国的行动当中。所以很多事情,是不能摆上台面说的。
最后商讨了半天,决定兵部尚书由王象乾出任,不过王象乾也不是傻,知道这位置吃力不讨好,于是以老眼昏花为理由,只同意暂代。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黑着脸来到皇极门,百官叩拜完毕,叶向高气冲冲的对朱由校质问道:“请问皇上,袁应泰在前线为国壮烈,为何锦衣卫突然查抄了袁大人的府邸?”
有点无间道的感觉。
这就像是一个黑社会老大,一群小弟跟着你管理地盘,小弟干得好好的,黑社会老大没有一个理由就把小弟驱逐,那这个黑社会老大说不定没过多久就会被人砍死。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这是从袁应泰的府邸中查抄到的,爱卿给朕解释解释,为什么袁应泰的府邸里有这么多银票?”朱由校黑着脸问道。
“朕的内帑也只有三十万两银子,抚恤军民要多少银子?”朱由校黑着脸问道,这比钱他不出也得出啊!打了败仗还没抚恤,前线军民还不炸锅了啊!
“皇上圣明。”
崔景荣遭到弹劾之后,对这个兵部尚书也不想当了,出列以身体有疾为由,向皇帝请辞。朱由校捏着鼻子准了,心里哀叹,又走了一个。
叶向高虽然是东林党,但为官清廉,这十万两银票让他有些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