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022章:投资前景

第022章:投资前景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让他们再肥一点,等时间到了,一并把他们宰了。

朱由校并不想让老百姓穷得只能靠红薯度日,然而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到了一个特殊的危险时期,红薯这玩意用来过渡却是非常良好的选择。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贷款方面的业务倒不是很热门,首批只贷出了13万两银子,都是有资产抵押的。这年头的生意人,并不太愿意欠别人钱。而且银行的贷款利率达到15%,尽管没有高利贷那么高,但也比较吓人了。

大明皇家农业公司在开垦荒地之前,按照朱由校制定的投资规则,先进行成本估算和风险估算。

现在先养猪吧!

资金方面却是十分宽裕,大明皇家银行在京城的揽储金额已经迅速突破到了800万两白银。其中有将近500万两,办的都是五年长期存款。

如果算入天灾等因素,那么三年之中,257万两白银足以抵抗天灾方面的风险。

北方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粮食不足,粮价都上腾到每石一两银子了。有了红薯,起码老百姓不用被饿死。

风险评估主要就是灾害,在建成水利工程之后,如果依旧有较高受灾风险的荒地,则不开垦,先开垦风险较低的土地。

30亩土地,每年只需要拿出3亩,在春季种植地瓜,而且地瓜很抗旱,实在旱的不行的时候,只要放一两次水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就算剩下的25亩冬小麦颗粒无收,农民靠吃地瓜也能撑到来年。

在可预测的受灾风险方面倒是比较小,毕竟河北没有什么大河流,每年水患并不是太贫乏。旱灾、水灾尽管有,但那是属于不可预测范围,不像黄河水患那样属于常例。

一片热火朝天的荒地屯垦,在京畿地区持续的进行,因为伙食供应比较好,还有一个临时‘医院’,确保了农民的医疗,农民们在屯垦的过程中积极性极高。

推广红薯还闹出民变,确实让人感到尴尬,而且最后让满清捡了便宜。清代对农民的收刮程度,比明代要高得太多了,但是清代之所以能够维持,主要还是红薯的功劳。

每亩耕地的开垦成本控制在0.5两白银以下,投资风险就比较小。三年之后,大体就有1石粮食的收入。1石粮食卖给粮行,就有0.7两左右的利润,而还款则是0.555两白银,每亩土地还有0.145两白银的利润。如果再给每户佃农提供10两白银的无息贷款,三年之后摊入每亩,就是0.033的利息。则意味着每亩土地在三年之后,能够盈利0.112两白银。

不过这并不要紧,皇庄投资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大明皇家银行的资金有地方消化。很快大明皇家银行的资金再次追加了200万两,达到了500万两的规模。

加上无息贷款,相当于是每亩投入0.8两白银,500万两白银可以开垦出625万亩土地,三年之后产生的盈利为70万两白银,加上农民偿还的贷款187.5万两。相当于有257.5万两的盈利。

如此庞大的资金,相当于朝廷半年的财政收入了。

目前礼票是银行唯一直接赚到钱的业务。

朱由校穿越前,小时候在农村倒是接触过这玩意,但要说具体管理技术,他还真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