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弈林外史 > 第十七章 名着出炉

第十七章 名着出炉

当然,首先是给在京城当翰林的沈坤大状元写信,并附上《西游记》第一章手抄稿。

“西游记?”龙秀才皱起眉头,低头细细看去。

“印书?”龙秀才惊呆了。这周少爷惯常眠花宿柳、招蜂惹蝶,听说以前周老爷逼迫他习文的时候,三字经念不过七八句,便呵欠连天,从未听说他对书本感兴趣,现在他居然找上门来,提出的要求竟然是要……印书!

“龙掌柜。”周墨白接过话茬,“这稿子还有许多需要润色和修改的地方,目前我们手上只有五章的定稿,吴大哥这里每天修改好一章就送过来刻板排版,最多半年,这本书就全部成稿了。”

吴承恩正要说明自己不过是代笔,被周墨白抢过话头道:“正是,这位吴大哥乃是书稿原作者,淮安人士,路过永嘉,和我相谈甚欢,于是将此稿托我付印。”

而且,还带着暧昧的笑容,暧昧地盯着他看。

当然,龙秀才对周老爷是感恩戴德的,但对周墨白周大公子平日里的行径却是嗤之以鼻,尤其是又一次周墨白喝醉了来书社里,非要他找一套春.宫图,寻之不得,几乎要拳脚相向,从此之后更是嫉恨,私下里呼之浪荡儿。

“怎么不行?”周墨白开始进行策划,“最好请沈状元帮个忙,让翰林院其他的人炒作一下,在京城开个讨论会,好好的夸一下这本书,咱们在书的封面上再加一行字,‘皇家翰林院全体翰林公推为古往今来最佳读物’,你想想,是不是觉得特牛掰?”

几年时间下来,家里也解决了温饱,还给两个女儿备下了嫁妆,妻子每晚温存地伺候着他,时不时换点花样,刺激非常,龙秀才暗自庆幸当时急流勇退,对周源也是充满了感恩之情。

本来周老爷子对书商这个行当并不感兴趣,但大明朝重文轻商,多年经商经历的风霜血泪,让他对读书人充满了敬仰,反正家大业大的多开一间店影响不大,多少让周家跟诗书世家沾上点联系,也不指望着挣钱。

周墨白接着出主意道:“龙掌柜,外面封面再加个腰封,腰封知道不?看你那眼神就知道你的无知,就是在书外面再加一条腰带似的封皮,就印上‘大明王朝当今天子钦点状元隆重推荐’。”

第二页迅速读完,龙秀才的眼睛已经开始放光了,脸上的肌肉一抽一抽的,连连颤抖。

但是现在,这个浪荡儿正站在他的面前。

“这怎么好意思?”吴承恩涨红了脸,“为兄没有考取功名已经很丢人了,现在落魄到写书刊印,还要求上门去,请沈坤那厮帮我吹嘘,这传出去,为兄以后可怎么见人?”

“这个万万不可!”吴承恩和龙秀才齐声制止道,“这个可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

不待他反应过来,周墨白已带着吴承恩一溜烟离开了,当晚周墨白安排妥当,就在正街的悦来客栈给吴承恩开了一间客房,将他安顿下来,命双关备足笔墨纸砚,让这位吴大才子安静地在客房里写《西游记》。

这抢了《西游记》的著作权,周墨白脸皮再厚,也有些踌躇,自己不过借助穿越者的优势,让这本后世名著提前问世。这要是冒认作者,老天爷万一真长了眼睛,会不会给自己来个五雷轰顶实在很难说。

周墨白叹了口气,这些人怎么知道这本书将会在后世成为人人必读的四大名著,他眼珠一转:“吴大哥,您不是说和沈坤大状元很熟悉吗?”

大明朝书市的行情,作者的知名度很影响销量,如果想让大江南北读书识字的人心甘情愿掏银子买书,要么是朝廷重臣,要么是科举新贵,再退一步,就算没有功名,起码也得是响当当的文坛名士,比如当年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虽然身无功名,但名动士林,所作诗作结集付梓之后大受广大文人追捧。

但是像吴承恩这种默默无闻、毫无名气,考了若干年还是个白丁的落魄秀才,即便就是将四大名著都写出来,怕等待他的只能是被埋没。

难道那几个外地客商找上周少爷?龙秀才头顶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大的问号,直到周墨白递过几张墨迹未干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若干清秀的小楷。

周墨白权衡之后,决定在大明朝还是要低调做人,只赚钱不留名。

“龙掌柜的觉得这书怎么样?”周墨白问道。

“样品嘛,就是让龙掌柜先看看质量,能否在咱店里印。”周墨白有些不耐烦了。

“丢人总比丢银子好吧?”周墨白毫不客气地打击吴承恩,“吴大哥,沈状元说不定也指望这本书帮他扬名呢!”

“这书成稿在何处,是否需要派人去取?”龙秀才问道。

“书嘛倒还不错,可是怎么就这几页?”龙秀才蹙眉道。

再说这个作者不过虚名而已,作为一个后世的穿越者,当然十分懂得现实主义,白花花的银子带来的实际利益才是实惠的。

“行是行,但是……”龙秀才摇摇头,“但是这位先生名不见经传,这样的书很难销得出去,刊刻印书所需巨大,到时候恐怕血本无归呀?”